《宫词》 王珪

宋代   王珪
花外栏杆压翠檐,水边金阁半垂帘。
内砧敲月台票黄昏后,坐觉寒风一倍添。

作者简介(王珪)

王珪头像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宫词》王珪 翻译、赏析和诗意

《宫词》是宋代宫廷诗人王珪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以宫廷景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花外栏杆压着翠绿的檐口,水边金阁垂下半掩的帘子的画面。诗词通过内砧敲击月台的声音,表达了黄昏时分的寂寥和凄凉,坐着的人感受到寒风的吹拂倍感寒冷。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花外栏杆压翠檐,
水边金阁半垂帘。
内砧敲月台票黄昏后,
坐觉寒风一倍添。

诗词的诗意在于通过对景点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寂寥和凄凉的情感。花外的栏杆压在翠绿的檐口上,水边的金阁半掩着帘子。这些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美的氛围。而内砧敲击月台的声音,则进一步强化了黄昏时分的冷清和寂寥感。坐在那里的人感受到寒风吹拂,倍感寒冷。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宫廷景观的美感,同时通过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凄凉和寂寥之情。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情景感的抒发,使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对逝去时光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慨。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典雅的语言,展示了宋代宫廷诗人的独特才情和对情感细腻的把握。

《宫词》王珪 拼音读音参考

gōng cí
宫词

huā wài lán gān yā cuì yán, shuǐ biān jīn gé bàn chuí lián.
花外栏杆压翠檐,水边金阁半垂帘。
nèi zhēn qiāo yuè tái piào huáng hūn hòu, zuò jué hán fēng yī bèi tiān.
内砧敲月台票黄昏后,坐觉寒风一倍添。

更多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