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七首)》 刘基
夕阳日向西墙过,只为微生换鬓华。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有感(七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有感(七首)》是明代刘基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黍穗高低菊有华,
这里的黍穗高低,菊花繁华,
廛居恰似野人家。
这座住所就像是野人的家。
夕阳日向西墙过,
夕阳斜照着西墙前行,
只为微生换鬓华。
只为微生(指作者自己)换发上的华丽。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的居所,以及他对自身变迁的感慨。黍穗高低和繁盛的菊花形成了对比,展现了丰收和繁华的景象。作者的住所虽然简朴,却恰如野人般自在。夕阳斜照着西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作者则以此为契机,感叹自己岁月的变迁,只为了追求一点点虚华。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内心感受。通过黍穗和菊花的对比,展示了世俗的繁华和自然的宁静。作者的住所虽然朴素,但与野人的居所相比,却蕴含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夕阳斜照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作者则以此为契机,思考自己的人生历程。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外在虚华的冷漠和对内心真实的追求。整首诗词简洁而深刻,通过寥寥数语传递出作者的心境,引发读者对于生活与虚华的思考。
《有感(七首)》刘基 拼音读音参考
yǒu gǎn qī shǒu
有感(七首)
shǔ suì gāo dī jú yǒu huá, chán jū qià sì yě rén jiā.
黍穗高低菊有华,廛居恰似野人家。
xī yáng rì xiàng xī qiáng guò, zhǐ wèi wēi shēng huàn bìn huá.
夕阳日向西墙过,只为微生换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