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司东都蒙襄阳李司徒相公书问因以奉寄》 刘禹锡

唐代   刘禹锡
早忝金马客,晚为商洛翁。
知名四海内,多病一生中。
举世往还尽,何人心事同。
几时登岘首,恃旧揖三公。

作者简介(刘禹锡)

刘禹锡头像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分司东都蒙襄阳李司徒相公书问因以奉寄》刘禹锡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给分司东都蒙襄阳李司徒相公的信以表敬意》。诗意是作者刘禹锡早年曾做过金马客人(具体身份不详),晚年成为商洛地区的翁,获得知名度广布于四海之内,但一生却多病缠身。他觉得世间往来无不匆忙,无人能够真正了解他的心事。他期望能够早日回到故乡登上山岘山的首峰,依然保持崇敬之心,向曾经和他交往过的三位相公致以致意。

这首诗以自述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转、人生百态的感慨。作者作为一个官员,经历了从青年时光的荣耀与辛劳,到晚年的宁静与病痛。他感慨世事无常,人生匆匆,无人能真正了解他的心事。然而,他仍然怀揣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官职的敬畏,希望能够回到故乡的山岘山领悟人生的无常,并向曾经与他有过交往的三位相公表达敬意。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早年的辉煌与晚年的宁静、世事的繁忙与心事的孤独等对比,展现了作者轻松平静的情绪。全诗用字简练,篇幅较短,但通过对时间、生命、归宿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之情。同时,通过表达自己对家乡和官位的思念,展示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永恒价值的追求。

《分司东都蒙襄阳李司徒相公书问因以奉寄》刘禹锡 拼音读音参考

fēn sī dōng dōu méng xiāng yáng lǐ sī tú xiàng gōng shū wèn yīn yǐ fèng jì
分司东都蒙襄阳李司徒相公书问因以奉寄

zǎo tiǎn jīn mǎ kè, wǎn wèi shāng luò wēng.
早忝金马客,晚为商洛翁。
zhī míng sì hǎi nèi, duō bìng yī shēng zhōng.
知名四海内,多病一生中。
jǔ shì wǎng huán jǐn, hé rén xīn shì tóng.
举世往还尽,何人心事同。
jǐ shí dēng xiàn shǒu, shì jiù yī sān gōng.
几时登岘首,恃旧揖三公。

更多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