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汪元量

宋代   汪元量
燕山只在乱云边,过了黄河便豁然。
鼠帽蒙头车上坐,貂裘拥鼻草间眠。
秋砧捣落千营月,晓寨炊残万灶烟。
说与奚奴休笑我,诗人要看好山川。

作者简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汪元量 翻译、赏析和诗意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山川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燕山只在乱云边,过了黄河便豁然。
鼠帽蒙头车上坐,貂裘拥鼻草间眠。
秋砧捣落千营月,晓寨炊残万灶烟。
说与奚奴休笑我,诗人要看好山川。

这首诗意蕴含深远,通过描写燕山、黄河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山川的喜爱和向往。诗中的燕山被描绘在乱云的边缘,给人以高大、雄伟的感觉。当诗人跨过黄河之后,眼前豁然开朗,仿佛进入了另一个境界。诗人则以坐在车上戴着鼠帽,或者在草地上躺着拥着貂裘来表达自己对山川的亲近之情。秋夜的月光下,诗人听到了砧杵的声音,砧杵声似乎在击打落在山林之中,此时千营万灶的烟火已经熄灭,只剩下了炊烟弥漫。最后,诗人向奚奴说,不要嘲笑我,因为作为一个诗人,我要去看好山川。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燕山、黄河等山川之美,以及鼠帽、貂裘等细节,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山川的赞美和向往。诗人以自己的诗意,表达了他对山川壮丽景色的追求,展示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感受。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将诗人对山川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这首诗对读者来说,不仅仅是一幅山水画,更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诗人的描写,读者仿佛可以感受到燕山的威武壮丽、黄河的浩渺壮观以及山川间的宁静与祥和。整首诗以山川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中沉浸其中,感受到山川给人的美好愉悦。

总之,汪元量的《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通过对山川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川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这首诗通过山川的形象,将读者带入一幅美丽的画卷,使人们感受到自然的壮丽和诗人的情感。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汪元量 拼音读音参考

táng lǜ jì chéng fù fèng shān tí jǔ shí shǒu
唐律寄呈父凤山提举十首

yān shān zhī zài luàn yún biān, guò le huáng hé biàn huò rán.
燕山只在乱云边,过了黄河便豁然。
shǔ mào méng tóu chē shàng zuò, diāo qiú yōng bí cǎo jiān mián.
鼠帽蒙头车上坐,貂裘拥鼻草间眠。
qiū zhēn dǎo luò qiān yíng yuè, xiǎo zhài chuī cán wàn zào yān.
秋砧捣落千营月,晓寨炊残万灶烟。
shuō yǔ xī nú xiū xiào wǒ, shī rén yào kàn hǎo shān chuān.
说与奚奴休笑我,诗人要看好山川。

更多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