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六首》 苏辙

宋代   苏辙
江河浪如屋,要须沧海容。
可怜狄仁杰,犹复负娄公。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读史六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读史六首》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江河浩渺如屋宇般壮阔的景象,以及历史中伟大人物的悲壮遭遇。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河浪如屋,要须沧海容。
江河的浪潮像房屋一样巨大,需要宽广的沧海来容纳。

可怜狄仁杰,犹复负娄公。
可怜的是狄仁杰,他仍然背负着娄公(指杨炯)的冤屈。

这首诗词通过对江河浩渺的描绘和对狄仁杰的称赞,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慨。江河浪潮的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历史的广阔和壮丽,暗示了历史的长河汇聚了无数英雄豪杰。而狄仁杰作为历史上杰出的官员和智慧的化身,被描绘为受到冤屈的可怜人物。通过这样的对比,作者反思了历史的不公和英雄的命运。

在赏析上,这首诗词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等修辞手法,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让读者对历史的辽阔和悲壮的人物形象产生强烈的感受。同时,通过狄仁杰的形象,诗词也呈现了作者对英雄悲剧命运的关注和反思。整体上,这首诗词既展示了历史的辉煌和壮丽,又表达了对人物命运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感伤和深意。

《读史六首》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dú shǐ liù shǒu
读史六首

jiāng hé làng rú wū, yào xū cāng hǎi róng.
江河浪如屋,要须沧海容。
kě lián dí rén jié, yóu fù fù lóu gōng.
可怜狄仁杰,犹复负娄公。

更多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