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二月重到汝阴寄子瞻二首》 苏辙

宋代   苏辙
百顷西湖十里源,近依城郭带川原。
古台{左马右皮}騀先临水,野寺参差半掩门。
远泛便成终日醉,幽寻不尽数家园。
钱塘未到能先说,更着青山两岸屯。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癸丑二月重到汝阴寄子瞻二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癸丑二月重到汝阴寄子瞻二首》是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苏辙二度来到汝阴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并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展示了作者的感慨与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百顷西湖十里源,
近依城郭带川原。
古台左马右皮騀,
先临水,野寺参差半掩门。
远泛便成终日醉,
幽寻不尽数家园。
钱塘未到能先说,
更着青山两岸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描绘了苏辙再次回到汝阴的情景。诗中提到的“百顷西湖十里源”描绘了湖泊的广阔和源头的美景。作者提到的“古台左马右皮騀”是指汝阴城外的一座高台,高台上有马和骡的雕塑,突出了历史的沧桑感。而“野寺参差半掩门”则描绘了野寺的景象,给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感觉。

通过这些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远离家园,漂泊他乡,但对家乡的怀念却使他日夜醉心。他在这陌生的环境中寻找着熟悉的感觉,渴望找到属于自己的家园。

最后两句“钱塘未到能先说,更着青山两岸屯”意味着诗人尚未到达钱塘(现在的杭州),就已经能够看到两岸青山连绵不断,展示了作者对新的旅程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表达了苏辙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同时,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抒发,使诗词呈现出一种深沉而富有禅意的美感。

《癸丑二月重到汝阴寄子瞻二首》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guǐ chǒu èr yuè zhòng dào rǔ yīn jì zǐ zhān èr shǒu
癸丑二月重到汝阴寄子瞻二首

bǎi qǐng xī hú shí lǐ yuán, jìn yī chéng guō dài chuān yuán.
百顷西湖十里源,近依城郭带川原。
gǔ tái zuǒ mǎ yòu pí ě xiān lín shuǐ, yě sì cēn cī bàn yǎn mén.
古台{左马右皮}騀先临水,野寺参差半掩门。
yuǎn fàn biàn chéng zhōng rì zuì, yōu xún bù jìn shù jiā yuán.
远泛便成终日醉,幽寻不尽数家园。
qián táng wèi dào néng xiān shuō, gèng zhe qīng shān liǎng àn tún.
钱塘未到能先说,更着青山两岸屯。

更多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