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二乐榭》 苏辙

宋代   苏辙
动静惟所遇,仁智亦偶然。
谁见二物外,犹有天地全。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二乐榭》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二乐榭》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动静惟所遇,
仁智亦偶然。
谁见二物外,
犹有天地全。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一种思考。作者通过描绘园亭中的景物,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与人类行为的看法。作者认为,人生中的动与静、善与智都是偶然发生的,是受到环境和机遇的影响。作者进一步指出,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天地的宇宙秩序依然保持完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思考。通过描述园亭中的景物,作者将人生和自然相联系起来。"动静惟所遇"表明作者认为人生中的各种变化是由外界环境所决定的,人们的行为和境遇都是偶然的。"仁智亦偶然"进一步强调了人类的善良和智慧也是受到机遇的影响。最后两句"谁见二物外,犹有天地全"表达了作者对宇宙秩序的思考,无论人生中的变化如何,整个天地宇宙的秩序依然完整不变。

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作者认为人生中的一切变化都是偶然的,人们的善良和智慧也受到机遇的影响。然而,整个宇宙的秩序依然保持完整,这种思考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和宇宙的一种超越个体的思考态度。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二乐榭》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hé wén yǔ kě yáng zhōu yuán tíng sān shí yǒng èr lè xiè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二乐榭

dòng jìng wéi suǒ yù, rén zhì yì ǒu rán.
动静惟所遇,仁智亦偶然。
shuí jiàn èr wù wài, yóu yǒu tiān dì quán.
谁见二物外,犹有天地全。

更多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