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 苏辙
小有清灵今尚在,俗缘深重奈成魔。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是苏辙创作的一首五绝诗。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坛王屋北侵河,
高比嵩丘一倍多。
小有清灵今尚在,
俗缘深重奈成魔。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洛阳试院楼上的景色,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抒情,反映了作者对于清灵之境与世俗纷扰之间的矛盾与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洛阳试院楼上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天坛王屋北侵河的景象,表达了它的高大和壮丽,超过了嵩丘的高度。这里的天坛王屋是指古代洛阳城内的一座宫殿,它的高度超过了嵩山,展示了它的雄伟和壮丽。这个景象使人感叹自然的力量和宏伟。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小有清灵今尚在",表达了这个宫殿的灵秀之处依然存在。尽管这里已经有了世俗的纷扰,但仍然保留了一些清幽的氛围,这是作者对于这里仍然保持一些纯净之美的感慨。
最后两句"俗缘深重奈成魔"表达了世俗纷扰的力量,它的深重和强大使得纯净之美逐渐消逝。"成魔"一词暗示了纷扰之力的强大和危险,它会使人迷失自我,远离清净。
整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于清灵之境与世俗纷扰之间的矛盾与思考。它既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宏伟,又揭示了社会纷扰对于纯净之美的侵蚀和威胁。这种矛盾和思考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于境遇的反思。
《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苏辙 拼音读音参考
luò yáng shì yuàn lóu shàng xīn qíng wǔ jué
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
tiān tán wáng wū běi qīn hé, gāo bǐ sōng qiū yī bèi duō.
天坛王屋北侵河,高比嵩丘一倍多。
xiǎo yǒu qīng líng jīn shàng zài, sú yuán shēn zhòng nài chéng mó.
小有清灵今尚在,俗缘深重奈成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