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鹿葱诗》 沈约

南北朝   沈约
野马不任骑。
兔丝不任织。
既非中野花。
无堪麕{鹿/加}食。

作者简介(沈约)

沈约头像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咏鹿葱诗》沈约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首诗词是《咏鹿葱诗》,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沈约。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野马不肯驯服骑乘,
兔毛不肯用来织细布。
既非中原的野花,
不值得麕鹿来品尝。

这首诗词通过对野马和兔毛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纯洁的向往,并对世俗的安逸和物质的追求持有一种反思的态度。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纯真、自由和远离尘俗的向往。野马不肯驯服骑乘,象征着作者内心的狂放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兔毛不肯用来织细布,则暗示了作者对物质追求的拒绝。与此同时,诗中提到的麕鹿,是一种珍贵的动物,它们不会轻易吃下不值得的食物,也寓意着作者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自由和纯洁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和物质欲望的反思。作者通过对野马和兔毛的形象描绘,将自然界的纯真与人世的繁琐进行了对比。野马象征着自由和野性,它们不愿意受到约束和驯服,代表了作者对束缚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兔毛则代表了一种纯洁和朴素的材料,作者以之来比喻物质追求,表达了对虚荣和浮华的拒绝。

诗中提到的麕鹿,是一种高贵而不易得到的动物,它们挑剔于食物的选择,只选择对自身有价值的东西。这里作者借麕鹿的形象,表达了对精神追求的珍视和对肤浅欲望的批判。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通过对自然界事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纯洁、自由和远离尘世的崇尚,以及对人世浮华和物质欲望的深思。

《咏鹿葱诗》沈约 拼音读音参考

yǒng lù cōng shī
咏鹿葱诗

yě mǎ bù rèn qí.
野马不任骑。
tù sī bù rèn zhī.
兔丝不任织。
jì fēi zhōng yě huā.
既非中野花。
wú kān jūn lù jiā shí.
无堪麕{鹿/加}食。

更多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