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竹火笼诗》 沈约

南北朝   沈约
结根终南下。
防露复披云。
虽为九华扇。
聊可涤炎氛。
安能偶狐白。
鹤夘织成文。
覆持鸳鸯被。
百和吐氛氲。
忽为纤手用。
岁暮待罗裙。

作者简介(沈约)

沈约头像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咏竹火笼诗》沈约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咏竹火笼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沈约

结根终南下。
防露复披云。
虽为九华扇。
聊可涤炎氛。

安能偶狐白。
鹤夘织成文。
覆持鸳鸯被。
百和吐氛氲。

忽为纤手用。
岁暮待罗裙。

中文译文:

折下有根向南方,用来防露再罩云。
虽然只是九华山的扇子,也能稍稍净化炎热的空气。

怎能偶然出现像狐狸毛一样的纯白色?
鹤羽编织成精美的图案。
盖住并拿着鸳鸯被。
百花散发出香气。

突然被柔弱的手使用。
岁末等待穿上罗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种以竹子制作的火笼,用于防露和净化炎热气息。诗人将火笼比作九华山的扇子,虽然只是普通的物品,却有一定的作用,可以稍稍净化炎热的空气。诗中还提到了覆盖鸳鸯被的图案,百花散发的芬芳气息,以及等待岁末穿上罗裙的情景。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火笼的功能和意义,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对美的追求。通过竹火笼的形象,诗人赞美了那些看似平凡、却能起到一定作用的物品。同时,诗词也透露出对岁末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刻画了具体的场景,通过物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它展示了南北朝时期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些特点。

《咏竹火笼诗》沈约 拼音读音参考

yǒng zhú huǒ lóng shī
咏竹火笼诗

jié gēn zhōng nán xià.
结根终南下。
fáng lù fù pī yún.
防露复披云。
suī wèi jiǔ huá shàn.
虽为九华扇。
liáo kě dí yán fēn.
聊可涤炎氛。
ān néng ǒu hú bái.
安能偶狐白。
hè mǎo zhī chéng wén.
鹤夘织成文。
fù chí yuān yāng bèi.
覆持鸳鸯被。
bǎi hé tǔ fēn yūn.
百和吐氛氲。
hū wèi qiàn shǒu yòng.
忽为纤手用。
suì mù dài luó qún.
岁暮待罗裙。

更多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