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眚》 刘克庄

宋代   刘克庄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知天罚一只眼。
异哉野老白露团,烈于贵人寒食散。

作者简介(刘克庄)

刘克庄头像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目眚》刘克庄 翻译、赏析和诗意

《目眚》是宋代刘克庄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吃了三百颗荔枝,不知道为何惹来了眼疾。
野外的老人真奇特,像白露一样纯洁,却比贵族更寒苦。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荔枝象征着人世间的享受和欲望,而眼疾则是一种罚报,暗示人们贪求欢愉的同时也会遭受到一定的惩罚。与此同时,诗中描绘的野老人则象征着自然的纯朴和深邃,他们虽然生活艰辛,但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高尚。

赏析:
1. 对比的手法:诗中通过对比荔枝和眼疾、野老人和贵人的形象,凸显了人生中的两种不同境遇。荔枝象征着世俗的欢愉和享受,而眼疾则是对此的警示和惩罚。野老人代表着自然的纯真和深邃,与贵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贵人身份虽高贵但却缺乏内在的富足和满足。

2. 隐喻的运用:诗中的荔枝、眼疾、野老人等形象都具有隐喻意义。荔枝代表着人们追求欢愉和物质享受的欲望,眼疾则是对过度追求的惩罚和警示。野老人象征着自然的纯朴和智慧,他们虽然生活贫苦但内心却更加纯洁和宽广。

3. 反思人生的意义:通过描绘荔枝和眼疾的对比,诗人呼唤人们反思追求欢愉和物质的真正价值。同时,通过塑造野老人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向往,提醒人们应当追求内在的满足和智慧的积累。

总体而言,刘克庄的《目眚》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追求和欲望的思考,同时呼唤人们反思内心的真正需要和价值。

《目眚》刘克庄 拼音读音参考

mù shěng
目眚

rì dàn lì zhī sān bǎi kē, bù zhī tiān fá yì zhī yǎn.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知天罚一只眼。
yì zāi yě lǎo bái lù tuán, liè yú guì rén hán shí sàn.
异哉野老白露团,烈于贵人寒食散。

更多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