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遵式师谒金陵王相国》 林逋

宋代   林逋
天竺孱颜暂掩扉,讲香浮穗上行衣。
白猿声里生公石,莫遣移文怨晚归。

作者简介(林逋)

林逋头像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送遵式师谒金陵王相国》林逋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遵式师谒金陵王相国》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竺孱颜暂掩扉,
讲香浮穗上行衣。
白猿声里生公石,
莫遣移文怨晚归。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送别遵式师去拜访金陵王相国的情景。诗人以天竺(印度)的佛教寺庙为背景,描绘了遵式师暂时关闭寺门,穿着讲经的袈裟,踏上前往金陵的旅途。在白猿的声音中,公石(指佛像)似乎栩栩如生。诗人告诫遵式师不要因为离开而怨恨晚归。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林逋独特的写作风格。诗人通过描绘天竺的景色和佛教寺庙的氛围,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诗中的白猿和公石象征着佛教的智慧和力量,与诗人的情感交融在一起。诗人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遵式师的祝福和劝告,希望他能够顺利前往金陵,不要因为离开而怨恨晚归。

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它展示了林逋对佛教文化的熟悉和对友人的关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也是林逋作品中的代表之一。

《送遵式师谒金陵王相国》林逋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zūn shì shī yè jīn líng wáng xiàng guó
送遵式师谒金陵王相国

tiān zhú càn yán zàn yǎn fēi, jiǎng xiāng fú suì shàng xíng yī.
天竺孱颜暂掩扉,讲香浮穗上行衣。
bái yuán shēng lǐ shēng gōng dàn, mò qiǎn yí wén yuàn wǎn guī.
白猿声里生公石,莫遣移文怨晚归。

更多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