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朴墓》 黄庭坚

宋代   黄庭坚
三尺孤坟一布衣,人言无复似当时。
千秋万岁还来此,月笛烟莎世不知。

作者简介(黄庭坚)

黄庭坚头像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杨朴墓》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杨朴墓》是宋代文人黄庭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尺孤坟一布衣,
人言无复似当时。
千秋万岁还来此,
月笛烟莎世不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杨朴(杨万里)的墓地的思念之情。诗人描述了杨朴墓地的简陋和杨朴本人质朴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对杨朴永恒价值的赞颂。

赏析:
诗的开头是“三尺孤坟一布衣”,形象地描绘了杨朴墓地的贫寒和朴素。坟墓的简陋反映了杨朴生前淡泊名利的品质,而“一布衣”则暗示他的朴素和清贫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的两句“人言无复似当时”,表达了诗人对杨朴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们对他的评价的不解。这句话暗示了杨朴的独特之处和与众不同的境遇,他的存在超越了世俗的眼光和评判。

接着的两句“千秋万岁还来此,月笛烟莎世不知”,表达了诗人对杨朴永恒价值的赞颂。诗人坚信,无论经过多少岁月的流转,无论多少人的评说变幻,杨朴的墓地依然会被人们所敬仰和追念。这里的“月笛烟莎”是意境描写,暗示了杨朴的墓地在夜晚的月光下,笛声和莎草的声音交织,形成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整首诗描绘了杨朴墓地的贫寒和朴素,表达了诗人对杨朴的思念和对他永恒价值的赞颂。通过对杨朴的墓地的描写,诗人抒发了自己对时光的流逝以及个人存在的深切感慨,传达了对朴素生活和内心追求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杨朴的景仰和对生命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想性。

《杨朴墓》黄庭坚 拼音读音参考

yáng pǔ mù
杨朴墓

sān chǐ gū fén yī bù yī, rén yán wú fù shì dāng shí.
三尺孤坟一布衣,人言无复似当时。
qiān qiū wàn suì hái lái cǐ, yuè dí yān shā shì bù zhī.
千秋万岁还来此,月笛烟莎世不知。

更多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