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阻浅》 秦观

宋代   秦观
一日行一尺,十日行一丈。
岂不叹淹留,所幸无波浪。
悲风动深夜,原野眇林爽。
青天行蟾蜍,枯水转魍魉。
此时蓬茅下,去心剧於痒。
弃置勿复论,通塞如反掌。

作者简介(秦观)

秦观头像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山阳阻浅》秦观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山阳阻浅》

一日行一尺,十日行一丈。
岂不叹淹留,所幸无波浪。
悲风动深夜,原野眇林爽。
青天行蟾蜍,枯水转魍魉。
此时蓬茅下,去心剧於痒。
弃置勿复论,通塞如反掌。

中文译文:
一天行走一尺,十天行走一丈。
岂不叹息滞留,幸好没有波浪。
哀愁的风在深夜中动荡,原野中的树林矮小而清爽。
青天中行走的蟾蜍,干涸的水转变成了妖怪。
此时我身处茅草之下,心中的痒痛已经消退。
抛弃纷扰,不再争议,通塞之间如同翻掌。

诗意和赏析:
《山阳阻浅》是宋代诗人秦观的作品,描述了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和对世俗纷扰的抛弃。诗中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不同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悟和境界。

诗中的"一日行一尺,十日行一丈"表达了诗人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缓慢节奏的思考。他认为人生的行进速度非常缓慢,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遗憾,但幸运的是没有太多波浪和波动。

接着,诗人描绘了夜晚的哀愁风声和原野中的矮小而清爽的树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寂寞。青天行走的蟾蜍和干涸的水转变成了魍魉,象征着生命中的变幻和无常。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于世俗纷扰的抛弃和超脱。他置身于茅草之下,摒弃了心中的纷乱和烦恼,不再被世俗所困扰。他选择了淡泊和宁静,将通塞之间视若翻掌,不再争议,不再纠结。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秦观淡泊宁静的心态和对于世俗的超脱。这种心境和境界给人以启迪,引发人们对于内心宁静和超越物欲的思考。

《山阳阻浅》秦观 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yáng zǔ qiǎn
山阳阻浅

yī rì xíng yī chǐ, shí rì xíng yī zhàng.
一日行一尺,十日行一丈。
qǐ bù tàn yān liú, suǒ xìng wú bō làng.
岂不叹淹留,所幸无波浪。
bēi fēng dòng shēn yè, yuán yě miǎo lín shuǎng.
悲风动深夜,原野眇林爽。
qīng tiān xíng chán chú, kū shuǐ zhuǎn wǎng liǎng.
青天行蟾蜍,枯水转魍魉。
cǐ shí péng máo xià, qù xīn jù yú yǎng.
此时蓬茅下,去心剧於痒。
qì zhì wù fù lùn, tōng sāi rú fǎn zhǎng.
弃置勿复论,通塞如反掌。

更多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