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太保知仪州》 王安石
还见子孙持汉节,欲临关塞抚羌酋。
云边鼓吹应先喜,日下旌旗更少留。
五字亦君家世事,一吟何以称来求。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送李太保知仪州》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送李太保知仪州》
北平上谷当时守,
气略人推李广优。
还见子孙持汉节,
欲临关塞抚羌酋。
云边鼓吹应先喜,
日下旌旗更少留。
五字亦君家世事,
一吟何以称来求。
中文译文:
北平上谷曾任守臣,
李广是备受推崇的英豪。
如今他的子孙依然秉持汉族的节操,
希望能够去边塞抚慰羌族的首领。
云边的鼓乐应该先行欢喜,
旌旗在太阳下飘扬渐少。
这五个字也代表了你的家族历史,
一首吟诵又何以表达你的追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送别李广去仪州的诗。李广是北平上谷的守将,被人们推崇为有胆略、气概的英雄。诗人欣慰地看到李广的子孙依然秉持汉族的节操,希望他能够去边塞抚慰羌族的首领,表现了对李广家族的期望和祝福。
诗中描述了送别的场景,云边鼓乐鸣奏,预示着李广即将出征,这是一件令人欢喜的事情。旌旗在太阳下飘扬渐少,意味着李广离开了北平上谷,前往边塞,剩下的旌旗越来越少,象征着离别的愁绪。诗人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送别时的情感和离愁别绪。
最后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李广的赞美和对他家族历史的关注。五字也象征着李广家族的世代事业,一吟则是诗人思索着如何称颂李广的功绩和追求。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对英雄的祝福和思念之情,既有对李广的赞美,又有对李广家族的关切,展现了诗人对时代英雄和家族传承的思考和关注。
《送李太保知仪州》王安石 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lǐ tài bǎo zhī yí zhōu
送李太保知仪州
běi píng shàng gǔ dāng shí shǒu, qì lüè rén tuī lǐ guǎng yōu.
北平上谷当时守,气略人推李广优。
hái jiàn zǐ sūn chí hàn jié, yù lín guān sài fǔ qiāng qiú.
还见子孙持汉节,欲临关塞抚羌酋。
yún biān gǔ chuī yīng xiān xǐ, rì xià jīng qí gèng shǎo liú.
云边鼓吹应先喜,日下旌旗更少留。
wǔ zì yì jūn jiā shì shì, yī yín hé yǐ chēng lái qiú.
五字亦君家世事,一吟何以称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