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寺僧求阁名》 苏轼

宋代   苏轼
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
上人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吉祥寺僧求阁名》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吉祥寺僧求阁名》是苏轼在宋代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过眼荣枯电与风,
久长那得似花红。
上人宴坐观空阁,
观色观空色即空。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人生荣辱和时间流逝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过眼荣枯电与风”和“久长那得似花红”,暗示了人生中的荣华富贵和繁华景象都如同电光和风一样转瞬即逝,而真正长久不变的只有花的颜色之美。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一个僧人在吉祥寺的空阁上观赏景色。这位僧人坐在阁楼上,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景色。然而,他意识到所谓的色彩和景象都是虚幻的,因为一切都是空的。他通过静观自己内心的空灵,体会到了世间一切的虚幻和无常。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炼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他通过对比眼前的瞬间荣华和花的色彩之美,强调了时间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他通过描绘僧人在空阁上的观赏体验,表达了对世间一切事物虚幻性的领悟。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的思想,强调了空灵和无常的观念。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沉思,展示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度思考。这首诗词给人以启迪,敦促人们超越世俗的追求,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的意义。

《吉祥寺僧求阁名》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jí xiáng sì sēng qiú gé míng
吉祥寺僧求阁名

guò yǎn róng kū diàn yǔ fēng, jiǔ cháng nà de shì huā hóng.
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
shàng rén yàn zuò guān kōng gé, guān sè guān kōng sè jí kōng.
上人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

更多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