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二首》 苏轼

宋代   苏轼
平都天下古名山,自信山中岁月闲。
午梦任随鸠唤觉,早朝又听鹿催班。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失题二首》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失题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失题二首》

平都天下古名山,
自信山中岁月闲。
午梦任随鸠唤觉,
早朝又听鹿催班。

译文:

平都,天下古代的名山,
我自信地度过在山中的岁月悠闲。
午间的梦随着鸠鸟的叫声醒来,
清晨的朝会又听到鹿群的催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苏轼在山中度过宁静自在的岁月。平都是指山中的一处平地,代表了山中的宁静和安逸。苏轼通过自信地生活在名山之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的第二句描述了作者在午间的时候被鸠鸟的叫声唤醒。午梦任随鸠唤觉,表达了作者在山中随遇而安的心态。这种随遇而安的态度也反映了苏轼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他希望能够远离喧嚣,过上宁静自在的生活。

诗的最后一句描绘了作者在早晨听到鹿群催促的声音,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了。这里的早朝是指早晨的时候,鹿催班则是指鹿群互相催促的声音。这样的描写体现了自然界的活力和生机,也暗示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即与自然相融、顺应自然的循环。

整首诗词以自然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山中的宁静和自然景观,表达了苏轼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忙都市生活的反思。他通过与自然的交融,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心灵的寄托。这首诗词反映了苏轼独特的人生感悟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失题二首》苏轼 拼音读音参考

shī tí èr shǒu
失题二首

píng dōu tiān xià gǔ míng shān, zì xìn shān zhōng suì yuè xián.
平都天下古名山,自信山中岁月闲。
wǔ mèng rèn suí jiū huàn jué, zǎo cháo yòu tīng lù cuī bān.
午梦任随鸠唤觉,早朝又听鹿催班。

更多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