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于此地扣禅关”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欲于此地扣禅关”全诗
树拥倒晖穿嶂曲,风牵斜雨洒藤弯。
半袈裟裹须弥现,隙滹阿中法界宽。
为纳千僧浑不见,欲于此地扣禅关。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通玄洞》曹叔远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通玄洞》是宋代文人曹叔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遨游倦听水声潺,
漫游旅行疲倦时,聆听水声潺潺,
(译注:通玄洞是一个虚构的地名,意为通达玄妙的洞穴,也可以理解为心灵的归宿。这里的"遨游"指的是作者的思绪和心灵的自由飞翔。)
却爱灵崖引憩间。
却偏爱灵崖引我安憩的地方。
(译注:灵崖是一个山崖的名字,它象征着高远、幽静、清凉和灵动。作者喜欢在这个地方停下来,沉思和休憩。)
树拥倒晖穿嶂曲,
茂密的树木将斜阳遮挡,穿插在崇山峻岭之间。
(译注:树木倒映着夕阳的余晖,形成了嶂曲交错的景象。这里表现出自然景观的壮美和变幻。)
风牵斜雨洒藤弯。
微风轻轻拂动,斜雨洒落在藤蔓上。
(译注:描绘了风雨交加的自然景象,给人以宁静和清凉的感觉。)
半袈裟裹须弥现,
半身袈裟将须弥山显现出来,
(译注:袈裟是僧侣穿着的衣物,须弥山是佛教中的神山,象征着佛法的广大和深远。这里表达了佛教元素的融入。)
隙滹阿中法界宽。
隙缝之间,滹沱的大地中,法界广袤无边。
(译注:隙滹阿是佛教经典中的词语,意为一切众生所在的世界。这里描绘了一种广阔无边的法界,寓意着作者心灵的广博和宽广。)
为纳千僧浑不见,
却看不到纳千僧的景象,
(译注:纳千僧是指接纳千千万万僧人的场景,意味着虔诚和广博的信仰。作者在这个地方却看不到这样的景象,可能是暗示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之间的落差。)
欲于此地扣禅关。
欲在这里敲响禅门。
(译注:扣禅关是指修行禅宗的门径,作者希望在这个地方能够找到心灵的慰藉和安宁。)
整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游历山水之间,体验自然景观的壮美和变幻,同时融入了佛教的元素。通过描写山川、树木、风雨等自然景象,以及灵崖、须弥山等虚构的地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心灵的追寻和期待。诗中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境,同时也反映着作者对佛教文化的倾慕和对禅宗修行的向往。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心灵自由、广博和宁静的追求。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自然与心灵的契合,以及对内心深处的探索和寻找的渴望。
“欲于此地扣禅关”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ōng xuán dòng
通玄洞
áo yóu juàn tīng shuǐ shēng chán, què ài líng yá yǐn qì jiān.
遨游倦听水声潺,却爱灵崖引憩间。
shù yōng dào huī chuān zhàng qū, fēng qiān xié yǔ sǎ téng wān.
树拥倒晖穿嶂曲,风牵斜雨洒藤弯。
bàn jiā shā guǒ xū mí xiàn, xì hū ā zhōng fǎ jiè kuān.
半袈裟裹须弥现,隙滹阿中法界宽。
wèi nà qiān sēng hún bú jiàn, yù yú cǐ dì kòu chán guān.
为纳千僧浑不见,欲于此地扣禅关。
“欲于此地扣禅关”平仄韵脚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五删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