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源仁近共推敲”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剡源仁近共推敲”全诗
砚中斑驳遗民泪,井底千年恨未销。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黄宗羲)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周公谨砚》黄宗羲 翻译、赏析和诗意
《周公谨砚》是清代黄宗羲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剩水残山字句饶,
剡源仁近共推敲。
砚中斑驳遗民泪,
井底千年恨未销。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砚台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和感慨。砚台作为文人的工具之一,以其深刻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历史的沉淀。诗中的剩水、残山、字句饶,以及剡源仁近共推敲,都是在描述砚台上的痕迹和经年累月的使用痕迹。这些痕迹中蕴含着历代文人的心血和智慧,也显示出他们对文化传承的敬重和承担。而砚中斑驳的遗民泪和井底千年的恨,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沉浸在磨难和困境中的感伤和愤怒。这些泪水和恨意无法消散,凝结成了历史的痕迹,深深地刻在了砚台的纹路中。
赏析:
《周公谨砚》以砚台为象征,寓意深远。诗词通过描绘砚台上的痕迹,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历史流转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剩水、残山、字句饶等形象描绘砚台上的痕迹,展示了历代文人的辛勤努力和智慧结晶。砚台所承载的文字和思想,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砚中斑驳的遗民泪和井底千年的恨,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沉浸在磨难和困境中的感伤和愤怒。这些悲愤之情凝结成了历史的痕迹,永远留存在砚台之中。
整首诗词意境凄凉而悲壮,通过描绘砚台表面的纹理和痕迹,展现了历代文人的辛勤付出、对文化传承的敬重和对国家命运的忧思。同时,诗人也借助砚台这一象征物,表达了对国家困境的愤慨和对历史的思索。这首诗词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赞美和怀念,也是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思考。
“剡源仁近共推敲”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hōu gōng jǐn yàn
周公谨砚
shèng shuǐ cán shān zì jù ráo, shàn yuán rén jìn gòng tuī qiāo.
剩水残山字句饶,剡源仁近共推敲。
yàn zhōng bān bó yí mín lèi, jǐng dǐ qiān nián hèn wèi xiāo.
砚中斑驳遗民泪,井底千年恨未销。
“剡源仁近共推敲”平仄韵脚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三肴 (仄韵) 去声十九效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