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患安可息”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祸患安可息”全诗
虎岂援鹿者,亦各求其食。
趋利不顾害,祸患安可息。
古来遯世土,轻彼用智力。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古意》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古意》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林中即鹿人,常为虎所即。
虎岂援鹿者,亦各求其食。
趋利不顾害,祸患安可息。
古来遯世土,轻彼用智力。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林中的鹿与虎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常常忽视危险和祸患的思想。诗人认为,虽然虎并非有意去伤害鹿,但它们各自追求自身的食物需求。人们追逐个人利益而不顾及可能带来的危害,这样的行为是无法避免祸患的。诗人进一步指出,古代的智者往往选择退隐避世,而不是过分依赖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赏析:
《古意》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和智慧的局限性,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启示。首句“林中即鹿人,常为虎所即”巧妙地利用了对比和借景抒发情感的手法,展现了人们在危险环境中的困境。接下来的两句“虎岂援鹿者,亦各求其食。趋利不顾害,祸患安可息。”通过虎和鹿各自追求食物的行为,深刻揭示了人们因追逐个人利益而忽视危险和祸患的本质。最后两句“古来遯世土,轻彼用智力”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智者退隐避世的赞赏和对过度自信智慧的警示。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将人们的行为与动物的本能相对照,启发人们反思个人利益的追求是否值得冒险和忽视祸患。诗人通过对古代智者的提及,暗示了人们应当谦虚和谨慎,不过分依赖个人的智慧和力量,以避免可能造成的危害。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于智慧的审慎态度,具有一定的警世意义。
“祸患安可息”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ǔ yì
古意
lín zhōng jí lù rén, cháng wèi hǔ suǒ jí.
林中即鹿人,常为虎所即。
hǔ qǐ yuán lù zhě, yì gè qiú qí shí.
虎岂援鹿者,亦各求其食。
qū lì bù gù hài, huò huàn ān kě xī.
趋利不顾害,祸患安可息。
gǔ lái dùn shì tǔ, qīng bǐ yòng zhì lì.
古来遯世土,轻彼用智力。
“祸患安可息”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三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