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出自先秦左丘明的《蹇叔哭师》, 诗句共11个字,诗句拼音为:wú jiàn shī zhī chū ér bú jiàn qí rù yě,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全诗

《蹇叔哭师》
冬,晋文公卒。
庚辰,将殡于曲沃。
出绛,柩有声如牛。
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
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
召孟明、 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有二陵焉。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地;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古文观止历史故事寓理

作者简介(左丘明)

左丘明头像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丘明籍贯,一说为鲁国中都人,一说为春秋末年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按新见《左传精舍志》,当以后说近是。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型典范。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左传》、《国语》对中国传统史学影响深远,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尤其具有重要启发。从这个意义讲,左丘明堪为中国传统史学的鼻祖之一。后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贤。今山东泰安肥城市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其乡先贤左丘明。

蹇叔哭师翻译及注释

翻译
  冬天,晋文公去世了。十二月十日,要送往曲沃停放待葬。刚走出国都绛城,棺材里发出了像牛叫的声音。卜官郭偃让大夫们向棺材下拜,并说:“国君要发布军事命令,将有西方的军队越过我们的国境,我们袭击它,一定会获得全胜。”

  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悄悄派兵前来,就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秦穆公向秦国老臣蹇叔征求意见。蹇叔说:“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听说有过。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军队的一举一动,郑国必定会知道。军队辛勤劳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叛逆念头。再说行军千里,有谁不知道呢?”秦穆公没有听从蹇叔的意见。他召见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位将领,让他们从东门外面出兵。蹇叔哭他们说:“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要是你蹇叔只活个中寿就去世的话,你坟上的树都有两手合抱一般粗了(你现在离中寿都过去多少年了,早已昏聩)。”

  蹇叔的儿子跟随军队一起出征,他哭着送儿子说:“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抗击我军,崤有两座山头。南面的山头是夏王皋的坟墓,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于是秦国军队东行。

注释
(1)殡:停丧。曲沃:晋国旧都,晋国祖庙所在地,在今山西闻喜。
(2)绛:晋国国都,在今山西翼城东南。
(3)柩(jiù):装有尸体的棺材。
(4)卜偃:掌管晋国卜筮的官员,姓郭,名偃。
(5)大事:指战争。古时战争和祭祀是大事。
(6)西师:西方的军队,指秦军。过轶:越过。
(7)杞子:秦国大夫。
(8)掌:掌管。管,钥匙。
(9)潜:秘密地。
(10)国:国都。
(11)访:询问,征求意见。
(12)远主:指郑君。
(13)勤:劳苦。无所:一无所得。
(14)悖(beì)心:违逆之心,反感。
(15)孟明:秦国大夫,姜姓,百里氏,名视,字孟明。秦国元老百里奚之子。西乞:秦国大夫,字西乞,名术。秦国元老蹇叔之子。白乙:秦国大夫,字白乙,名丙。秦国元老蹇叔之子。这三人都是秦国将军。
(16)中(zhōng)寿:有两种解释。1.参见中寿。2.中等年纪。不管哪种解释,就句意,均为秦穆王讽刺蹇叔现已年老昏聩,要是你蹇叔只活个差不多就去世的话,你坟上的树都有两手合抱一般粗了。
(17)拱:两手合抱。
(18)肴(xiáo):同崤,山名,在今河南洛宁西北。
(19)陵:大山。崤山有两陵,南陵和北陵,相距三十里,地势险要。
(20)夏后皋:夏代君主,名皋,夏桀的祖父。后:国君。
(21)尔骨:你的尸骨,焉:在那里。

蹇叔哭师鉴赏

  蹇叔的论战之道几千年来一直为世人称道,被奉为“知己知彼”的楷模。然而秦穆公没有听从蹇叔的正确意见。秦穆公利令智昏,一意孤行,执意要派孟明视(百里奚的儿子)、白乙丙、西乞术(蹇叔的两个儿子)三帅率部出征。蹇叔实际上已失去进谏的正常渠道,但他仍然不放弃努力——以“哭师”的形式来进谏,直言不讳地指出此次袭郑的必然结果。在送别秦国出征之师的时候,痛哭流涕地警告官兵们说:“恐怕你们这次袭郑不成,反会遭到晋国的埋伏,我只有到崤山去给士兵收尸了。” “哭师”召来了秦伯的诅咒、辱骂,这在封建社会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但是蹇叔继续进谏——以“哭子”的形式来进谏,准确地指出晋国“必御师于崤”。想通过“哭子”的形式再次使自己的意见传导给国君。

  文中卜官郭偃和老臣蹇叔的预见有如先知,料事真如神,秦军后来果然在崤山大败而归,兵未发而先哭之,实在是事前就为失败而哭,并非事后诸葛亮。

  郭偃托言的所谓“君命大事”,不过是个借口,人们根据经验 完全可以作出类似的判断,乘虚而入,乱而取之,是战争中常用的手法。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如果不具备这种经验和头脑,应 当属于不称职之列。从蹇叔一方看,他作为开国老臣,也具有这方面的经验,对手并非等闲之辈,不可能在非常时刻没有防备,因此,此时出征无异于自投罗网。

  秦穆公急欲扩张自己势力的心情,导致他犯了一个致命的常识性的错误,违反了“知己知彼”这个作战的基本前提。敌手早有防备,以逸待劳,必定获胜;劳师远袭,疲惫不堪,没有战斗力,必定惨败。其中原因大概是攻城略地的心情太急切了,以至 连常识都顾不上,当然是咎由自取。马有失前蹄的时候,人也有过失的时候,而在利令智昏的情况下所犯的错误,则是不可宽恕的。利令智昏而犯常识性的错误,更是不可宽恕。

  再说,当初秦国曾与晋国一起企图消灭郑国,后来又与郑国订立盟约。此时不仅置盟约不顾,就连从前的同伙也成了觊觎的 对象。言而无信,自食其言,不讲任何道义、仁德,这同样应当遭天谴,遭惩罚。当人心目中没有权威之时,便没有了戒惧;没有了戒惧,就会私欲急剧膨胀;私欲急剧膨胀便会为所欲为,无法无天。春秋的诸侯混战,的确最充分地使人们争权夺利的心理。手法、技巧发挥到了极致,也使命运成了最不可捉模和把握的东西。弱肉强食是普遍流行的无情法则,一朝天子一朝臣,泱泱大国可能在一夜之间倾覆,区区小国也可能在一夜之间暴发起来。由此可见,“先知”是没有的;而充满睿智并富有经验者,往往被人们认为是“先知”。

  这篇文章虽短,但结构上却充分体现了《左传》的叙事特色,即情节曲折多变,行文起伏跌宕,叙述有条不紊。文章以秦国老臣蹇叔谏阻、哭师、哭子为线索,复以秦穆公拒谏、诅咒相间其中,使全文在结构上起伏有致、曲折多变。

  其次,这篇文章在塑造形象上也充分体现出《左传》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刻划人物性格,将人物与情节结构融为一体的特色。这篇文章虽短,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老成先见、忧国虑远的老臣形象和一个刚愎自用、利令知昏的君主形象。两个形象一明一暗,一显一隐,然而又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俗话说,姜是老的辣。蹇叔虽老,但仍不失足智多谋、思深虑远。

蹇叔哭师创作背景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发兵攻打郑国,他打算和安插在郑国的奸细里应外合,夺取郑国都城。秦伯向蹇叔咨询,蹇叔认为秦国离郑国路途遥远,兴师动众长途跋涉,郑国肯定会作好迎战准备。他凭着自己漫长的阅历和丰富的政治经验,根据秦、晋、郑三方情况,分析全面,陈词剀切,将潜在的危险无不一一道出,对“劳师以袭远”的违反常识的愚蠢行径作了彻底的否定,指出袭郑必败无疑。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iǎn shū kū shī
蹇叔哭师

dōng, jìn wén gōng zú.
冬,晋文公卒。
gēng chén, jiāng bìn yú qǔ wò.
庚辰,将殡于曲沃。
chū jiàng, jiù yǒu shēng rú niú.
出绛,柩有声如牛。
bo yǎn shǐ dài fū bài, yuē:" jūn mìng dà shì jiāng yǒu xī shī guò yì wǒ, jī zhī, bì dà jié yān.
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 qǐ zi zì zhèng shǐ gào yú qín yuē:" zhèng rén shǐ wǒ zhǎng qí běi mén zhī guǎn, ruò qián shī yǐ lái, guó kě de yě.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 mù gōng fǎng zhū jiǎn shū.
”穆公访诸蹇叔。
jiǎn shū yuē:" láo shī yǐ xí yuǎn, fēi suǒ wén yě.
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shī láo lì jié, yuǎn zhǔ bèi zhī, wú nǎi bù kě hū? shī zhī suǒ wéi, zhèng bì zhī zhī.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qín ér wú suǒ, bì yǒu bèi xīn.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qiě xíng qiān lǐ, qí shuí bù zhī?" gōng cí yān.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
zhào mèng míng xī qǐ bái yǐ shǐ chū shī yú dōng mén zhī wài.
召孟明、 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jiǎn shū kū zhī yuē:" mèng zǐ! wú jiàn shī zhī chū ér bú jiàn qí rù yě.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 gōng shǐ wèi zhī yuē:" ěr hé zhī! zhōng shòu, ěr mù zhī mù gǒng yǐ!" jiǎn shū zhī zǐ yǔ shī, kū ér sòng zhī, yuē:" jìn rén yù shī bì yú xiáo, yǒu èr líng yān.
”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有二陵焉。
qí nán líng, xià hòu gāo zhī mù dì qí běi líng, wén wáng zhī suǒ pì fēng yǔ yě, bì sǐ shì jiān, yú shōu ěr gǔ yān? qín shī suì dōng.
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地;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平仄韵脚

拼音:wú jiàn shī zhī chū ér bú jiàn qí rù yě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一马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的相关诗句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出自左丘明的 (蹇叔哭师),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