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人尚曰潇溪”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土人尚曰潇溪”全诗
洞庭即湘水之尾,故君山曰湘山也。
资湘亦名潇湘,今资江发源武冈上游之夫夷水,土人尚曰潇溪,其地曰萧地。
见《宝庆府志》。
《水经注》不言潇水,而柳宗元别指永州一水为潇,遂以蒸湘为潇湘,而三湘仅存其二矣。
予生长三湘,溯洄云水,爰为棹歌三章,以正其失,且寄湖山乡国之思。
作者简介(魏源)
魏源(1794~1857年),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三湘棹歌(三首选一)》魏源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三湘棹歌(三首选一)》是清代魏源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三湘地区的美景和其与作者的情感联系。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楚水入洞庭者三:曰蒸湘,曰资湘,曰沅湘;
故有“三湘”之名。
洞庭即湘水之尾,故君山曰湘山也。
资湘亦名潇湘,今资江发源武冈上游之夫夷水,
土人尚曰潇溪,其地曰萧地。
见《宝庆府志》。
《水经注》不言潇水,
而柳宗元别指永州一水为潇,
遂以蒸湘为潇湘,而三湘仅存其二矣。
予生长三湘,溯洄云水,
爰为棹歌三章,以正其失,
且寄湖山乡国之思。
诗意:
这首诗词以湖南三湘地区为背景,描述了楚水入洞庭湖的三个支流:蒸湘、资湘和沅湘。洞庭湖是湘江的尾部,因此君山被称为湘山。资湘也叫潇湘,现在资江在武冈上游发源,夫夷水被当地人称为潇溪,这一地区又被称为萧地。魏源引用了《宝庆府志》和《水经注》的记载,说明了关于三湘名称的来源和柳宗元将永州一水称为潇的情况。魏源自己在三湘地区生长,他回顾了自己与这片土地的联系,以及对湖山乡国的思念之情。
赏析:
《三湘棹歌(三首选一)》通过描绘湖南三湘地区的水系和地理,展现了魏源对家乡的深情厚意。诗中所提到的蒸湘、资湘和沅湘,以及洞庭湖和君山,都是湖南地区著名的自然景观,与湘江紧密相连。这首诗词以魏源的亲身经历为基础,通过回忆和思考,表达了他对湖山乡国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凝练,通过一系列地名和历史记载,展示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入了解和热爱。魏源通过“棹歌三章”来表达自己对三湘的情感,同时也借此来纠正一些关于地名的错误认识。整首诗词蕴含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湖山乡国的深情思念和对故土的热爱之意。
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对家乡景观的描绘,展示了魏源作为一位清代文人的才华和情感世界。它不仅具有历史的意义,还是一首富有地方特色和个人情感的经典之作。
“土人尚曰潇溪”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ān xiāng zhào gē sān shǒu xuǎn yī
三湘棹歌(三首选一)
chǔ shuǐ rù dòng tíng zhě sān: yuē zhēng xiāng, yuē zī xiāng, yuē yuán xiāng gù yǒu" sān xiāng" zhī míng.
楚水入洞庭者三:曰蒸湘,曰资湘,曰沅湘;故有“三湘”之名。
dòng tíng jí xiāng shuǐ zhī wěi, gù jūn shān yuē xiāng shān yě.
洞庭即湘水之尾,故君山曰湘山也。
zī xiāng yì míng xiāo xiāng, jīn zī jiāng fā yuán wǔ gāng shàng yóu zhī fū yí shuǐ, tǔ rén shàng yuē xiāo xī, qí dì yuē xiāo dì.
资湘亦名潇湘,今资江发源武冈上游之夫夷水,土人尚曰潇溪,其地曰萧地。
jiàn bǎo qìng fǔ zhì.
见《宝庆府志》。
shuǐ jīng zhù bù yán xiāo shuǐ, ér liǔ zōng yuán bié zhǐ yǒng zhōu yī shuǐ wèi xiāo, suì yǐ zhēng xiāng wèi xiāo xiāng, ér sān xiāng jǐn cún qí èr yǐ.
《水经注》不言潇水,而柳宗元别指永州一水为潇,遂以蒸湘为潇湘,而三湘仅存其二矣。
yǔ shēng zhǎng sān xiāng, sù huí yún shuǐ, yuán wèi zhào gē sān zhāng, yǐ zhèng qí shī, qiě jì hú shān xiāng guó zhī sī.
予生长三湘,溯洄云水,爰为棹歌三章,以正其失,且寄湖山乡国之思。
“土人尚曰潇溪”平仄韵脚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八齐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