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屡倚”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阑干屡倚”出自宋代张炎的《水龙吟(寄袁竹初)》, 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lán gān lǚ yǐ,诗句平仄:平平仄仄。

“阑干屡倚”全诗

《水龙吟(寄袁竹初)》
几番问竹平安,雁书不尽相思字。
篱根半树,村深孤艇,阑干屡倚
远草兼云,冻河胶雪,此时行李。
望去程无数,并州回首,还又渡、桑乾水。
笑我曾游万里。
甚匆匆、便成归计。
江空岁晚,栖迟犹在,吴头楚尾。
疏柳经寒,断槎浮月,依然憔悴。
待相逢、说与相思,想亦在、相思里。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水龙吟

作者简介(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水龙吟(寄袁竹初)》张炎 翻译、赏析和诗意

《水龙吟(寄袁竹初)》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炎。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几番问竹平安,
多次询问竹子是否平安,
雁书不尽相思字。
雁书传递不尽相思之情。

篱根半树,村深孤艇,
篱笆旁半树,村庄深处孤独的小船,
阑干屡倚。
常常倚在门槛上。

远草兼云,冻河胶雪,
远处的草地与云彩融为一体,冻结的河流上粘着雪花,
此时行李。
此时行囊。

望去程无数,
眺望远方,路途漫长无数,
并州回首,
回望并州,

还又渡、桑乾水。
再次渡过桑乾水。

笑我曾游万里。
嘲笑我曾游历万里。

甚匆匆、便成归计。
非常匆忙,却已决定归程。

江空岁晚,栖迟犹在,吴头楚尾。
江空岁晚,寒冷的岁月过去,仍有鸟儿停歇,吴地与楚地相交。

疏柳经寒,断槎浮月,依然憔悴。
疏疏落落的柳树经受了严寒,断裂的木筏漂浮在月光下,依然瘦弱憔悴。

待相逢、说与相思,想亦在、相思里。
期待相逢,将心中的相思诉说,思念也在相思之中。

这首诗以旅行者的心情为主题,表达了离别与相思之情。诗中的主人公询问竹子是否平安,但得到的只是雁书传来的相思之字,无法满足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孤独的小船和寒冷的环境,表达了主人公在旅途中的孤独和艰难。诗人借景抒发了自己游历万里的经历,并嘲笑自己的匆忙归程。最后,诗人描述了江空岁晚时的景象,以及疏柳、断槎等形象,表达了离别的憔悴和对相思的期待。

整首诗构思精巧,用典自然,运用了描写景物的手法,将自己的心情与环境相结合,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远方的思念。通过描绘寒冷的环境和凋落的景物,诗人传达了离别的凄凉和思念的深切。这首诗词流露出作者的孤独、渴望和对远方的向往,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叹。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阑干屡倚”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uǐ lóng yín jì yuán zhú chū
水龙吟(寄袁竹初)

jǐ fān wèn zhú píng ān, yàn shū bù jìn xiāng sī zì.
几番问竹平安,雁书不尽相思字。
lí gēn bàn shù, cūn shēn gū tǐng, lán gān lǚ yǐ.
篱根半树,村深孤艇,阑干屡倚。
yuǎn cǎo jiān yún, dòng hé jiāo xuě, cǐ shí xíng lǐ.
远草兼云,冻河胶雪,此时行李。
wàng qù chéng wú shù, bīng zhōu huí shǒu, hái yòu dù sāng gān shuǐ.
望去程无数,并州回首,还又渡、桑乾水。
xiào wǒ céng yóu wàn lǐ.
笑我曾游万里。
shén cōng cōng biàn chéng guī jì.
甚匆匆、便成归计。
jiāng kōng suì wǎn, qī chí yóu zài, wú tóu chǔ wěi.
江空岁晚,栖迟犹在,吴头楚尾。
shū liǔ jīng hán, duàn chá fú yuè, yī rán qiáo cuì.
疏柳经寒,断槎浮月,依然憔悴。
dài xiāng féng shuō yǔ xiāng sī, xiǎng yì zài xiāng sī lǐ.
待相逢、说与相思,想亦在、相思里。

“阑干屡倚”平仄韵脚

拼音:lán gān lǚ yǐ
平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阑干屡倚”的相关诗句

“阑干屡倚”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阑干屡倚”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阑干屡倚”出自张炎的 (水龙吟(寄袁竹初)),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