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堪秋夜永”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更堪秋夜永”出自宋代王沂孙的《齐天乐(萤)》,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èng kān qiū yè yǒ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更堪秋夜永”全诗

《齐天乐(萤)》
碧痕初化池塘草,荧荧野光相趁。
扇薄星流,盘明露滴,零落秋原飞磷。
炼裳暗近。
记穿柳生凉,度荷分暝。
误我残编,翠囊空叹梦无准。
楼阴时过数点,倚阑人未睡,曾赋幽恨。
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
何人为省。
但隔水余晖,傍林残影。
已觉萧疏,更堪秋夜永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齐天乐

作者简介(王沂孙)

王沂孙头像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齐天乐(萤)》王沂孙 翻译、赏析和诗意

《齐天乐(萤)》是宋代王沂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碧痕初化池塘草,荧荧野光相趁。
在池塘的草丛中,初现了微弱的绿色痕迹,野外的光芒相互辉映。

扇薄星流,盘明露滴,零落秋原飞磷。
薄扇轻摇,星星点点的光芒流动,露珠如明珠般盘旋滴落,宛如秋天原野上飘散的磷光。

炼裳暗近。记穿柳生凉,度荷分暝。
炼制的绸缎悄然接近,回忆着穿过柳树所感受的凉意,渡过荷花分开的黄昏。

误我残编,翠囊空叹梦无准。
错误地编织了我的残篇,翠绿的袋子空空地叹息着梦想的不确定性。

楼阴时过数点,倚阑人未睡,曾赋幽恨。
楼阴时而闪过几点光亮,依靠栏杆的人尚未入睡,曾经赋予幽恨于此。

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
汉朝的宫苑上漂浮着苔藓,秦陵上飘落着叶子,千古以来的凄凉永无止境。

何人为省。但隔水余晖,傍林残影。
有谁能省察其中的含义。然而,水面上的余晖隔着一层障碍,傍着林木的残影。

已觉萧疏,更堪秋夜永。
已经感觉到了萧索的寂寞,更让人怀念起永恒的秋夜。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如草丛中的碧痕、野光、扇薄星流、盘明露滴等,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变幻。同时,诗词中也透露了一丝凄凉和幽怨之情,如楼阴中的人未入睡、汉苑飘苔、秦陵坠叶等,给人一种深沉的感受。

整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细腻之笔,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作者以凄凉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交织,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梦想与现实的矛盾和追求的无常。整首诗词以充满意境的描写和丰富的隐喻构建了诗意,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情感的抒发,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与变幻,以及作者内心的情感共鸣,产生共鸣与感悟。这首诗词充满了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王沂孙独特的诗词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更堪秋夜永”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qí tiān lè yíng
齐天乐(萤)

bì hén chū huà chí táng cǎo, yíng yíng yě guāng xiāng chèn.
碧痕初化池塘草,荧荧野光相趁。
shàn báo xīng liú, pán míng lù dī, líng luò qiū yuán fēi lín.
扇薄星流,盘明露滴,零落秋原飞磷。
liàn shang àn jìn.
炼裳暗近。
jì chuān liǔ shēng liáng, dù hé fēn míng.
记穿柳生凉,度荷分暝。
wù wǒ cán biān, cuì náng kōng tàn mèng wú zhǔn.
误我残编,翠囊空叹梦无准。
lóu yīn shí guò shǔ diǎn, yǐ lán rén wèi shuì, céng fù yōu hèn.
楼阴时过数点,倚阑人未睡,曾赋幽恨。
hàn yuàn piāo tái, qín líng zhuì yè, qiān gǔ qī liáng bù jìn.
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
hé rén wéi shěng.
何人为省。
dàn gé shuǐ yú huī, bàng lín cán yǐng.
但隔水余晖,傍林残影。
yǐ jué xiāo shū, gèng kān qiū yè yǒng.
已觉萧疏,更堪秋夜永。

“更堪秋夜永”平仄韵脚

拼音:gèng kān qiū yè yǒng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更堪秋夜永”的相关诗句

“更堪秋夜永”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更堪秋夜永”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更堪秋夜永”出自王沂孙的 (齐天乐(萤)),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