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尉洛阳”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三度尉洛阳”出自唐代李颀的《送刘四》,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ān dù wèi luò yáng,诗句平仄:平仄仄仄平。

“三度尉洛阳”全诗

《送刘四》
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
九岁能属文,谒帝游明光。
奉诏赤墀下,拜为童子郎。
尔来屡迁易,三度尉洛阳
洛阳十二门,官寺郁相望。
青槐罗四面,渌水贯中央。
听讼破秋毫,应物利干将。
辞满如脱屣,立言无否臧。
岁暮风雪暗,秦中川路长。
行人饮腊酒,立马带晨霜。
生事岂须问,故园寒草荒。
从今署右职,莫笑在农桑。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写景抒情

作者简介(李颀)

李颀头像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送刘四》李颀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刘四

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
九岁能属文,谒帝游明光。
奉诏赤墀下,拜为童子郎。
尔来屡迁易,三度尉洛阳。

洛阳十二门,官寺郁相望。
青槐罗四面,渌水贯中央。
听讼破秋毫,应物利干将。
辞满如脱屣,立言无否臧。

岁暮风雪暗,秦中川路长。
行人饮腊酒,立马带晨霜。
生事岂须问,故园寒草荒。
从今署右职,莫笑在农桑。

中文译文:送刘四

我爱你,少年啊,看着你自傲地眺望着远方的白云乡。
九岁就已经能写文章,前去朝见帝君游览明光宫。
奉命来到皇宫下,被封为童子郎。
从那以后,不断调动,三次到洛阳任职。

洛阳城有十二座城门,官府和寺庙相望。
青槐树围绕城四周,渌水穿城而过。
听审案,细致到可以破碎秋毫,办事干净利落。
辞去官职,像脱下鞋子,清白宣述自己的言论,毫无掩饰。

岁末时节,风雪阴暗,秦中的川路长远。
行人们饮着腊月的酒,早上离开时带着清晨的霜。
生活中的事情何必多问,故乡已经寒草荒芜。
从现在开始担任农桑职务,不要嘲笑我。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是唐代李颀写给刘四的送别之作。诗人描绘了刘四小时候的才华横溢和受到的荣誉,以及他在洛阳的官职经历。诗中展示了洛阳城的繁华景象,描绘了城门、青槐树以及流经城中心的渌水。诗人以洛阳的景象来映照刘四的事业和成就,提到他在审案中的精明,能辨别是非,办事利落。诗的后段则以岁末寒冷的景象,以及诗人自愿从政治事务退隐的决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农村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描写刘四的经历和思考自己的行动,展现了作者对朝廷政治和存在感的反思。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留恋和对官场虚荣的讽刺。这首诗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子的矛盾心理和困扰,体现了李颀对功名利禄的冷静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三度尉洛阳”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òng liú sì
送刘四

ài jūn shǎo qí yí, gāo shì bái yún xiāng.
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
jiǔ suì néng zhǔ wén, yè dì yóu míng guāng.
九岁能属文,谒帝游明光。
fèng zhào chì chí xià, bài wèi tóng zǐ láng.
奉诏赤墀下,拜为童子郎。
ěr lái lǚ qiān yì, sān dù wèi luò yáng.
尔来屡迁易,三度尉洛阳。
luò yáng shí èr mén, guān sì yù xiāng wàng.
洛阳十二门,官寺郁相望。
qīng huái luó sì miàn, lù shuǐ guàn zhōng yāng.
青槐罗四面,渌水贯中央。
tīng sòng pò qiū háo, yìng wù lì gàn jiàng.
听讼破秋毫,应物利干将。
cí mǎn rú tuō xǐ, lì yán wú fǒu zāng.
辞满如脱屣,立言无否臧。
suì mù fēng xuě àn, qín zhōng chuān lù cháng.
岁暮风雪暗,秦中川路长。
xíng rén yǐn là jiǔ, lì mǎ dài chén shuāng.
行人饮腊酒,立马带晨霜。
shēng shì qǐ xū wèn, gù yuán hán cǎo huāng.
生事岂须问,故园寒草荒。
cóng jīn shǔ yòu zhí, mò xiào zài nóng sāng.
从今署右职,莫笑在农桑。

“三度尉洛阳”平仄韵脚

拼音:sān dù wèi luò yáng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仄韵) 上声二十六寝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三度尉洛阳”的相关诗句

“三度尉洛阳”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三度尉洛阳”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三度尉洛阳”出自李颀的 (送刘四),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