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章台柳”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不似章台柳”全诗
不似章台柳。
见客入来和笑走。
腻脸羞红欲透。
桃花流水茫茫。
归来愁杀刘郎。
尽做风情减尽,也应未怕颠狂。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清平乐
作者简介(袁去华)
袁去华,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清平乐(赠游簿侍儿)》袁去华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清平乐(赠游簿侍儿)》
长条依旧。不似章台柳。
见客入来和笑走。腻脸羞红欲透。
桃花流水茫茫。归来愁杀刘郎。
尽做风情减尽,也应未怕颠狂。
中文译文:长柳依然婆娑,但不如章台上的柳树那样婀娜多姿。
见到客人进来,和他们一起笑着离去。脸上的脂粉红晕得让人忍不住要透过。
桃花在流水中漫漫向前流去。归来时却倍感忧愁,伤心得像杀了刘郎一样。
曾经的妩媚风情已经减退尽去,但即便如此,也不应该害怕颠倒狂乱。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是宋代袁去华所作,题为《清平乐(赠游簿侍儿)》。诗中描绘了一幅清平时光的画面,以及主人公在这样的环境中所体验到的情感。
首先,诗人将长柳与章台上的柳树进行对比,暗示着长柳的姿态虽然依旧,但已不如过去那样优美动人。长柳作为自然景物,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
接着,诗人描述了主人公与客人的互动场景,他们笑着进来,一同欢笑而去。诗中的“腻脸羞红欲透”表达了主人公脸上脂粉的浓艳,以及因为客人而引起的羞涩和兴奋之情。这里体现了清平时光的愉悦和轻松。
然而,当主人公归来时,他却感到愁绪袭上心头,甚至伤心得像杀了刘郎一样。这里的刘郎可以理解为古代男性的代称,代表着主人公内心的哀愁和忧伤。这种情感的转变使诗中的景物和情感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尽做风情减尽,也应未怕颠狂”,表达了主人公对自己曾经风华绝代的风情已经逐渐减退的认识,但他并不害怕颠倒狂乱,即使风情已减,仍然可以坦然面对。
整首诗以清平时光为背景,通过描述景物和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展示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无论是自然的变迁还是人事的变迁,都构成了人生的一部分。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从欢笑到忧愁,从风情到颠倒狂乱,都体现了主人公在清平时光中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
“不似章台柳”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qīng píng lè zèng yóu bù shì ér
清平乐(赠游簿侍儿)
cháng tiáo yī jiù.
长条依旧。
bù shì zhāng tái liǔ.
不似章台柳。
jiàn kè rù lái hé xiào zǒu.
见客入来和笑走。
nì liǎn xiū hóng yù tòu.
腻脸羞红欲透。
táo huā liú shuǐ máng máng.
桃花流水茫茫。
guī lái chóu shā liú láng.
归来愁杀刘郎。
jǐn zuò fēng qíng jiǎn jǐn, yě yīng wèi pà diān kuáng.
尽做风情减尽,也应未怕颠狂。
“不似章台柳”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