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声两处风”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松声两处风”全诗
万古千秋里,青山明月中。
政从襄沔绝,诗过洞庭空。
尘路谁回眼,松声两处风。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齐己)
《过鹿门作》齐己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过鹿门作》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鹿门埋孟子和岘首载羊公的幕景,表达了政治的更迭和诗歌的消逝,同时凸显了青山明月的永恒与孤绝。具体的译文如下:
过去鹿门写诗,
鹿门山脉藏着孟子的墓,
岘山首座埋葬了羊公。
在永恒的千古万秋之中,
在青山和明月的璀璨之间。
政权权力从那襄沔就断绝了,
诗才在洞庭湖之畔已消逝。
尘世里谁会再回头,
听到那两处松风的声音。
此诗以简练的文字揭示了历史的更迭和时光的流转。诗人通过描述鹿门和岘山这两个地名,暗示了政权更替的变迁,政治选择的变革。它表达了政治权力所经历的短暂而无常性,并暗示诗人与时代的脱离感。
诗人以“万古千秋里,青山明月中”表达了制度更替的历史长河和自然的永恒之美。青山明月象征了自然界的恒久存在,强调了政治的相对短暂与自然的永恒。
最后,诗人对政和诗的消逝进行了揭示。政权更迭后,政治的关注点发生了改变,政治选举中的所谓“谁回眼”再也不会回顾过去。而诗人则认为,在诗词中的声音也已消失。这句“松声两处风”表明了诗人对于文学的缅怀,犹如听到风吹过两个松树的声音,极具哀愁之意。
总之,《过鹿门作》通过对鹿门和岘山的描绘,以及对政和诗的消逝的描述,表达了政治和文学的相对短暂与自然的永恒,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松声两处风”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uò lù mén zuò
过鹿门作
lù mén mái mèng zǐ, xiàn shǒu zài yáng gōng.
鹿门埋孟子,岘首载羊公。
wàn gǔ qiān qiū lǐ, qīng shān míng yuè zhōng.
万古千秋里,青山明月中。
zhèng cóng xiāng miǎn jué, shī guò dòng tíng kōng.
政从襄沔绝,诗过洞庭空。
chén lù shuí huí yǎn, sōng shēng liǎng chù fēng.
尘路谁回眼,松声两处风。
“松声两处风”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