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叟虽生酌满巾”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庄叟虽生酌满巾”出自唐代罗隐的《北邙山》,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uāng sǒu suī shēng zhuó mǎn jī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庄叟虽生酌满巾”全诗

《北邙山》
一种山前路入秦,嵩山堪爱此伤神。
魏明未死虚留意,庄叟虽生酌满巾
何必更寻无主骨,也知曾有弄权人。
羡他缑岭吹箫客,闲访云头看俗尘。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罗隐)

罗隐头像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北邙山》罗隐 翻译、赏析和诗意

《北邙山》罗隐
北邙山,秦中路。
嵩山堪爱此伤神。
魏明未死虚留意,
庄叟虽生酌满巾。
何必更寻无主骨,
也知曾有弄权人。
羡他缑岭吹箫客,
闲访云头看俗尘。

中文译文:
北邙山,秦中之路。
嵩山值得喜爱,但也令人伤神。
魏明还未去世,留下来的只有空虚之感,
庄叟虽然依然健在,但已满面忧愁。
何必再去寻找失散的骨骸,
我们知晓曾经有过掌权的人。
羡慕那在缑岭吹箫的隐士,
我愿意闲逛在云端,远离尘世的纷扰。

诗意和赏析:
《北邙山》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这首诗写道了北邙山和嵩山的景色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意境。北邙山位于秦中,是通往嵩山的路程,嵩山虽然美丽,但也让人感到伤感。诗中提到魏明,暗指当时的政治乱局,政权更替带来的空虚感。庄叟表示虽然他依然健在,但却面临着种种忧愁之事。接着,诗人引发了对失散的骨骸的思考,而后又提到了曾经掌权的人。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羡慕,希望能够远离尘世的纷扰,静心追寻真谛。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川之美,展示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与追问。嵩山作为中国的道教名山,象征着高山的峻拔和山川的壮美。在这嵩山之前,山中的路途并不轻松,而望着山脚下的秦中路,诗人不禁感叹嵩山的壮丽之处,却也隐隐忧心忡忡。魏明和庄叟则成为了对比的形象,一个是失去权位的前朝皇帝,一个是虽然活着但面临着各种困境的普通老人,两者都折射出了现实社会的种种困境和不安。而对于缑岭吹箫的客人,他们过着隐居的生活,追求艺术和自由,他们的生活远离俗世纷嚣,与尘世隔绝,也使诗人产生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羡慕。

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与追问,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意境幽远,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与启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庄叟虽生酌满巾”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běi máng shān
北邙山

yī zhǒng shān qián lù rù qín, sōng shān kān ài cǐ shāng shén.
一种山前路入秦,嵩山堪爱此伤神。
wèi míng wèi sǐ xū liú yì,
魏明未死虚留意,
zhuāng sǒu suī shēng zhuó mǎn jīn.
庄叟虽生酌满巾。
hé bì gèng xún wú zhǔ gǔ, yě zhī céng yǒu nòng quán rén.
何必更寻无主骨,也知曾有弄权人。
xiàn tā gōu lǐng chuī xiāo kè, xián fǎng yún tóu kàn sú chén.
羡他缑岭吹箫客,闲访云头看俗尘。

“庄叟虽生酌满巾”平仄韵脚

拼音:zhuāng sǒu suī shēng zhuó mǎn jīn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庄叟虽生酌满巾”的相关诗句

“庄叟虽生酌满巾”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庄叟虽生酌满巾”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庄叟虽生酌满巾”出自罗隐的 (北邙山),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