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职家乡都忘却”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官职家乡都忘却”出自唐代白居易的《代州民问》,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uān zhí jiā xiāng dōu wàng què,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官职家乡都忘却”全诗

《代州民问》
龙昌寺底开山路,巴子台前种柳林。
官职家乡都忘却,谁人会得使君心。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代州民问》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代州民问》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龙昌寺底开山路,
巴子台前种柳林。
官职家乡都忘却,
谁人会得使君心。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官员在代州(今山西省忻州市)的景象。诗人描述了龙昌寺底下的山路开阔,而在巴子台前种满了柳树。然而,官员却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官职和家乡,不知道有谁能够理解他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代州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官员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的龙昌寺和巴子台都是代州的地名,通过这些地名的描述,诗人展示了代州的宁静和美丽。

诗的第一句“龙昌寺底开山路”描绘了一条宽广的山路,给人一种广阔的感觉。第二句“巴子台前种柳林”描绘了巴子台前种满了翠绿的柳树,增添了一丝生机和活力。

然而,诗人通过“官职家乡都忘却”表达了官员内心的矛盾和迷茫。身为一位官员,他应该忠诚履行自己的职责,但他却选择忘记官职和家乡,这显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现实的迷失。

最后一句“谁人会得使君心”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他渴望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世界,却不知道是否有这样的人存在。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官员内心的挣扎和对现实的反思。通过描绘代州的景色,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相结合,展现了对官场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苦闷和迷茫,引发人们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官职家乡都忘却”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ài zhōu mín wèn
代州民问

lóng chāng sì dǐ kāi shān lù, bā zǐ tái qián zhǒng liǔ lín.
龙昌寺底开山路,巴子台前种柳林。
guān zhí jiā xiāng dōu wàng què, shuí rén huì de shǐ jūn xīn.
官职家乡都忘却,谁人会得使君心。

“官职家乡都忘却”平仄韵脚

拼音:guān zhí jiā xiāng dōu wàng què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官职家乡都忘却”的相关诗句

“官职家乡都忘却”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官职家乡都忘却”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官职家乡都忘却”出自白居易的 (代州民问),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