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暖饥寒何足道”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饱暖饥寒何足道”全诗
想念土风今若此,料看生计合何如。
衣缝纰颣黄丝绢,饭下腥咸白小鱼。
饱暖饥寒何足道,此身长短是空虚。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即事寄微之》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即事寄微之》是白居易在唐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畬田涩米不耕锄,
旱地荒园少菜蔬。
想念土风今若此,
料看生计合何如。
衣缝纰颣黄丝绢,
饭下腥咸白小鱼。
饱暖饥寒何足道,
此身长短是空虚。
诗意:
这首诗词以农民的生活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艰辛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关切。诗中描述了农田贫瘠,种植的稻谷苦涩,荒废的园子里几乎没有蔬菜。作者感慨现在的土地风貌与古时相比已大不相同,同时担心农民的生计将如何继续。他提到自己的衣服缝隙中的黄色丝绢,以及吃下去腥咸的白色小鱼,反映了他自己生活的贫困和艰辛。最后,作者认为无论是经历了饱暖还是饥寒,这些都不足以成为人生的关键,人的一生是空虚的。
赏析:
《即事寄微之》体现了白居易对农民境遇的关注和对生活的深思。诗中的畬田、旱地、荒园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农田的艰苦现状,通过对自己衣食生活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对农民境况的同情。诗人通过对物质生活的剖析,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强调了物质的丰富与贫瘠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内在价值。诗词中凄凉的画面和深沉的哲思,引发读者对社会现实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社会关怀和深邃的思想性。
“饱暖饥寒何足道”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í shì jì wēi zhī
即事寄微之
shē tián sè mǐ bù gēng chú, hàn dì huāng yuán shǎo cài shū.
畬田涩米不耕锄,旱地荒园少菜蔬。
xiǎng niàn tǔ fēng jīn ruò cǐ,
想念土风今若此,
liào kàn shēng jì hé hé rú.
料看生计合何如。
yī fèng pī lèi huáng sī juàn, fàn xià xīng xián bái xiǎo yú.
衣缝纰颣黄丝绢,饭下腥咸白小鱼。
bǎo nuǎn jī hán hé zú dào, cǐ shēn cháng duǎn shì kōng xū.
饱暖饥寒何足道,此身长短是空虚。
“饱暖饥寒何足道”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九皓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