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梦夜归秦”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乡梦夜归秦”全诗
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
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
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江楼望归(时避难在越中)》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江楼望归(时避难在越中)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
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
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
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
这首诗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江楼望归(时避难在越中)》。诗中,白居易通过描绘江楼望归的景象,表达了自己逃离战乱、寻求安宁的心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通过描绘江楼的美景,展示了诗人眼前的宁静景象。他站在楼上,眺望四周,眼前的一切都是美丽的云水之色,而月亮照耀下,他自己独自一人站在楼上。
"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忧愁和对故乡的思念。春天来到越地,他的心中充满了离乡之苦。夜晚,他在梦中回到了故乡秦地,这是一种对家乡的渴望和向往。
"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描述了战乱带来的困境。诗人在逃离战乱之后,穿过了荒凉的道路,来到了一个与故乡田园相隔的地方。这里的田园与诗人的故乡被敌军的战争之尘所隔绝。
"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表达了诗人避难十年的心路历程。他在辗转流离中来到了沧海之畔,度过了十年的避难生活,逃离了战乱和黄巾起义的动荡。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描绘诗人的心境和环境,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和对战乱的反思,展示了他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乡梦夜归秦”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jiāng lóu wàng guī shí bì nàn zài yuè zhōng
江楼望归(时避难在越中)
mǎn yǎn yún shuǐ sè, yuè míng lóu shàng rén.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
lǚ chóu chūn rù yuè, xiāng mèng yè guī qín.
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
dào lù tōng huāng fú, tián yuán gé lǔ chén.
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
yōu yōu cāng hǎi pàn, shí zài bì huáng jīn.
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
“乡梦夜归秦”平仄韵脚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