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下邀来偏巧笑”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烛下邀来偏巧笑”全诗
烛下邀来偏巧笑,曲终不见只颠狂。
迷花未散尝侵晓,和雪难教更引商。
浣处似闻遗石在,相逢或恐是同乡。
¤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和牧斋观剧四首次韵》程嘉燧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和牧斋观剧四首次韵》是明代程嘉燧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游丝无力罥春长,急盏从挥白日忙。
烛下邀来偏巧笑,曲终不见只颠狂。
迷花未散尝侵晓,和雪难教更引商。
浣处似闻遗石在,相逢或恐是同乡。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观剧的情境,表达了作者对戏剧的热爱和对世事变幻的感慨。以下是对每句诗的译文和赏析:
游丝无力罥春长,急盏从挥白日忙。
译文:游丝不堪牵引,春天漫长。匆忙中,盏灯急速挥洒白昼。
诗意:游丝是指牵引戏剧的细丝,无力表示作者对戏剧的呈现感到不满,而春长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盏灯从挥白日忙意味着观剧者不顾白天的繁忙,急于在有限的时间里享受戏剧的艺术表现。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游丝和盏灯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戏剧之美的渴望和追求。游丝无力罥春长,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渴望。急盏从挥白日忙,强调了作者对戏剧的热情和对艺术的追逐。
烛下邀来偏巧笑,曲终不见只颠狂。
译文:在烛光下邀请来的人偏偏笑得那么巧妙,曲终时却不再见,只剩下疯狂。
诗意:烛下邀来的人是指剧中的角色,他们的笑容巧妙而有趣。然而,当戏曲结束时,他们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种颠狂的感觉。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观剧时的情景描写,展现了戏剧的瞬息万变和虚幻性质。烛下邀来偏巧笑,表达了剧中角色的生动和幽默,曲终不见只颠狂,强调了戏剧的临时性和虚幻感。
迷花未散尝侵晓,和雪难教更引商。
译文:迷雾般的花朵尚未散去,已经触及黎明。和雪难以诱导更多商人。
诗意:迷花未散指的是剧中的舞台布景,它们像迷雾一样笼罩着观众的视线。尽管如此,黎明的曙光仍然透过迷雾显露出来。和雪难教更引商表示即使美景难以吸引更多人,商人们也不易被打动。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戏剧中虚幻与现实的交织。迷花未散尝侵晓,意味着戏剧所展现的美景还未散去,但黎明的光芒已经开始透过迷雾。和雪难教更引商,揭示了戏剧的美丽无法吸引更多的人,商人们对艺术的欣赏有限。
浣处似闻遗石在,相逢或恐是同乡。
译文:在洗涤之处,仿佛听到留下的石块声,相逢的人或许是同乡。
诗意:浣处指的是洗涤衣物的地方,诗中以此比喻剧场。似闻遗石在,暗示剧场中留下了前人的声音和痕迹。相逢或恐是同乡,暗示观剧的人们可能是同乡、彼此相识。
赏析:这两句诗展示了观剧场景中的一种温馨氛围。浣处似闻遗石在,表达了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剧场中留下的痕迹与观众的相遇产生了共鸣。相逢或恐是同乡,强调了观众之间的亲近感和共同体验。
通过对《和牧斋观剧四首次韵》这首诗词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戏剧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诗中描绘了观剧的场景和情感体验,通过对游丝、烛光、迷花和浣处的描绘,传达了戏剧的瞬息万变、虚幻与真实的交织,以及观众对戏剧的欣赏和思考。这首诗词展示了明代文人对戏剧艺术的独特理解和情感表达,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烛下邀来偏巧笑”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mù zhāi guān jù sì shǒu cì yùn
和牧斋观剧四首次韵
yóu sī wú lì juàn chūn zhǎng, jí zhǎn cóng huī bái rì máng.
游丝无力罥春长,急盏从挥白日忙。
zhú xià yāo lái piān qiǎo xiào, qū zhōng bú jiàn zhǐ diān kuáng.
烛下邀来偏巧笑,曲终不见只颠狂。
mí huā wèi sàn cháng qīn xiǎo, hé xuě nán jiào gèng yǐn shāng.
迷花未散尝侵晓,和雪难教更引商。
huàn chù shì wén yí shí zài, xiāng féng huò kǒng shì tóng xiāng.
浣处似闻遗石在,相逢或恐是同乡。
¤
“烛下邀来偏巧笑”平仄韵脚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八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