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耳鼻舌身意同”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眼耳鼻舌身意同”全诗
无皮鼓子教谁打,古今分付与雷公。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颂证道歌·证道歌》释印肃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颂证道歌·证道歌》
作者:释印肃(宋代)
中文译文:
六般神通空不空,
眼耳鼻舌身意同。
无皮鼓子教谁打,
古今分付与雷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释印肃创作的《颂证道歌·证道歌》,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证道之境的赞颂和思考。
首句“六般神通空不空”,表达了对神通力量的质疑。六般神通指的是佛教中的六种超凡能力,如透视、通音等。然而,作者在此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这些神通力量是否真实存在,或者只是虚幻的幻象。这种质疑突出了人对于超自然力量的怀疑和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眼耳鼻舌身意同”,强调了人的感官和意识的统一。通过这种统一,人们可以超越感官的限制,实现对于真理和境界的认知。这也暗示了在追求道德修养和智慧的过程中,人们需要通过内心的觉醒和超越感官的束缚。
最后两句“无皮鼓子教谁打,古今分付与雷公”,表达了对于修行道路的独特见解。无皮鼓子是佛教寺庙中常用的打击乐器,象征着宗教仪式和信仰。然而,作者提出了教谁打鼓的疑问,暗示了修行之路的主动性和个体责任。古今分付与雷公,意味着修行的指导源自古人至今的智慧传承,雷公则象征着力量和威严。这句诗表达了修行者不仅需要获得传统智慧的指导,还需要内心的坚定和勇气去实践。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了神通力量、感官与意识的关系,以及个体修行的责任和勇气。诗中的思考和疑问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类存在和修行的深入思考,展现了佛教文化中关于智慧和境界的重要主题。
“眼耳鼻舌身意同”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òng zhèng dào gē zhèng dào gē
颂证道歌·证道歌
liù bān shén tōng kōng bù kōng, yǎn ěr bí shé shēn yì tóng.
六般神通空不空,眼耳鼻舌身意同。
wú pí gǔ zi jiào shuí dǎ, gǔ jīn fēn fù yǔ léi gōng.
无皮鼓子教谁打,古今分付与雷公。
“眼耳鼻舌身意同”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仄韵) 上声十六铣 (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仄韵) 去声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