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庙倣遗音”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清庙倣遗音”全诗
上有唐朝碑,苍崖与天矗。
清庙倣遗音,灵武号实录。
其笔走风雷,其文贵金玉。
曾经两贤手,足耀千载目。
后来纪名氏,前鑱后且续。
岂无黄绢辞,中寓白圭读。
一辞不敢措,我惧此碑辱。
虽然勿泥古,咏叹岂不足。
岳将降甫申,吾皇车攻复。
将墨东海水,且汗南山竹。
勒功岱嵩顶,岂但清溪曲。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李曾伯)
《庚戌过浯溪读中兴碑》李曾伯 翻译、赏析和诗意
《庚戌过浯溪读中兴碑》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峿山多么青翠,浯水多么碧绿。山上矗立着唐朝的碑石,高耸入云。庙宇清静,仿佛传承了古人的音乐,灵武的事迹被载入了史册。这碑的笔法如风雷般奔放,文辞则珍贵如金玉。曾经有两位贤人的手笔,足以照耀千秋。后来的纪录者,不断续写并传承下去。难道没有用黄绢写的赞辞,其中蕴含着白玉般的深意吗?我不敢妄加赞美,唯恐辱没了这碑。尽管不敢模仿古人的风格,但是赞叹之情还不足够。岳飞将军曾经攻克甫申,我们皇帝的车骑再次攻打复原。用墨水描绘东海的波涛,用汗水浸润南山的竹子。写下了功绩在岱山和嵩山之巅,不仅仅是清溪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庚戌年(即宋哲宗皇统庚戌年,公元1080年)时的浯溪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碑石的钦佩和对英勇事迹的歌颂之情。
诗人首先描绘了峿山的青翠和浯水的碧绿,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为后面的历史碑石做了铺垫。接着,他描述了山上的唐朝碑石高耸入云,与苍崖和天空相映成趣,形象地展示了碑石的庄严和气势。
诗人将庙宇形容为清静的地方,借此表达了对古人音乐和文化的传承之意。他提到了灵武的事迹被载入实录,将历史碑石与功绩联系起来,强调了碑石的重要性和价值。
接下来,诗人赞美了碑石的笔法和文辞。他将碑石的笔法比作风雷,形容其奔放激烈;将文辞比作金玉,强调其珍贵华美。诗人提到曾经的两位贤人,指的是碑石的刻字者,他们的手笔足以照耀千秋,表达了对这些贤人的敬仰和赞美。
诗人接着谈到后来的纪录者续写并传承碑石的赞辞,强调了历史的延续和传承的重要性。他问道,难道没有用黄绢写的赞辞吗?其中蕴含着白玉般的深意,表达了对这些赞辞的珍贵和深邃的理解。
最后几句,诗人提到岳飞将军攻克甫申和皇帝的车恭复攻打复原的事迹,将历史中的英雄事迹与诗中的碑石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历史的延续和传承的重要性。他将墨水描绘成东海的波涛,汗水浸润南山的竹子,展现了历史的精彩和英勇的场景。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功绩被刻在岱山和嵩山之巅,不仅仅是清溪曲。此处,诗人将历史碑石与山巅的景观相结合,强调了碑石所记录的历史功绩的伟大和永恒。
整首诗以浯溪的景色和历史碑石为线索,展示了对历史和英勇事迹的钦佩和歌颂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碑石的赞美,将历史与自然相结合,表达了对历史传承和英雄精神的敬仰和赞美。这首诗既展示了浯溪的美丽景色,又揭示了历史碑石背后的深刻涵义,使读者在欣赏景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英勇事迹的激励。
“清庙倣遗音”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gēng xū guò wú xī dú zhōng xīng bēi
庚戌过浯溪读中兴碑
yǔ shān yī hé qīng, wú shuǐ yī hé lǜ.
峿山一何青,浯水一何绿。
shàng yǒu táng cháo bēi, cāng yá yǔ tiān chù.
上有唐朝碑,苍崖与天矗。
qīng miào fǎng yí yīn, líng wǔ hào shí lù.
清庙倣遗音,灵武号实录。
qí bǐ zǒu fēng léi, qí wén guì jīn yù.
其笔走风雷,其文贵金玉。
céng jīng liǎng xián shǒu, zú yào qiān zǎi mù.
曾经两贤手,足耀千载目。
hòu lái jì míng shì, qián chán hòu qiě xù.
后来纪名氏,前鑱后且续。
qǐ wú huáng juàn cí, zhōng yù bái guī dú.
岂无黄绢辞,中寓白圭读。
yī cí bù gǎn cuò, wǒ jù cǐ bēi rǔ.
一辞不敢措,我惧此碑辱。
suī rán wù nì gǔ, yǒng tàn qǐ bù zú.
虽然勿泥古,咏叹岂不足。
yuè jiāng jiàng fǔ shēn, wú huáng chē gōng fù.
岳将降甫申,吾皇车攻复。
jiāng mò dōng hǎi shuǐ, qiě hàn nán shān zhú.
将墨东海水,且汗南山竹。
lēi gōng dài sōng dǐng, qǐ dàn qīng xī qū.
勒功岱嵩顶,岂但清溪曲。
“清庙倣遗音”平仄韵脚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