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籁泠然露气凉”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爽籁泠然露气凉”全诗
半夜云高蟾喷晕,一秋风紧桂飘香。
鸟惊危树棲无定,人倚空楼望更长。
遥忆洞庭南去客,叶翻波急驻归艎。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月夜有寄》王珪 翻译、赏析和诗意
《月夜有寄》是宋代王珪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莎阶切切思寒螀,
爽籁泠然露气凉。
半夜云高蟾喷晕,
一秋风紧桂飘香。
鸟惊危树棲无定,
人倚空楼望更长。
遥忆洞庭南去客,
叶翻波急驻归艎。
诗意:
这个月夜,我站在莎草阶上,怀念着寒螀的清脆鸣叫声,
凉爽的音韵像露水一样清凉。半夜时分,乌云高高漂浮,
遮住了明亮的月光,仿佛蟾蜍被云雾迷糊了。
秋风不停地吹拂,桂花的香气在空气中飘荡。
鸟儿被惊动,不再停栖在危险的树上,
人们倚靠在空荡的楼阁上,望着远方,感觉时间变得更加漫长。
遥远回忆起洞庭湖南行的客人,
想象着树叶翻飞,波浪急湍,船只停泊在岸边。
赏析:
《月夜有寄》通过对月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情感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诗中以莎草阶、寒螀、云高蟾喷、一秋风紧桂飘香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创造了一种幽静而凉爽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月夜的宁静和凉爽。同时,这些景物也成为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他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鸟惊危树棲无定、人倚空楼望更长等描写,巧妙地通过对鸟和人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漫长的等待。鸟儿惊飞,不再停栖,象征着远方亲友的离去;人们倚靠在空楼上,望着远方,时间变得漫长,表达了对归期的期盼和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遥忆洞庭南去客,叶翻波急驻归艎”,通过回忆洞庭湖南行的客人,以及树叶翻飞、波浪湍急、船只停泊的描写,将诗人的思念之情更加具象化,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和画面感。
总的来说,《月夜有寄》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投射,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诗意更加丰富和深远。读者在阅读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诗人浓郁的情感和对亲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能够通过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和情景,产生共鸣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爽籁泠然露气凉”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uè yè yǒu jì
月夜有寄
shā jiē qiē qiē sī hán jiāng, shuǎng lài líng rán lù qì liáng.
莎阶切切思寒螀,爽籁泠然露气凉。
bàn yè yún gāo chán pēn yūn, yī qiū fēng jǐn guì piāo xiāng.
半夜云高蟾喷晕,一秋风紧桂飘香。
niǎo jīng wēi shù qī wú dìng, rén yǐ kōng lóu wàng gèng zhǎng.
鸟惊危树棲无定,人倚空楼望更长。
yáo yì dòng tíng nán qù kè, yè fān bō jí zhù guī huáng.
遥忆洞庭南去客,叶翻波急驻归艎。
“爽籁泠然露气凉”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