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我蓬荜下”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坐我蓬荜下”出自明代刘基的《招隐(五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uò wǒ péng bì xià,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

“坐我蓬荜下”全诗

《招隐(五首)》
有客款我庐,身披紫云袍。
鸣驺列前后,从者皆俊髦。
坐我蓬荜下,向我谈伊皋。
手斡北斗魁,足踏东海鳌。
高视六合内,泰山等毫毛。
挥袂起谢客,且还饮我醪。
醉卧不知晓,衡门塞蓬蒿。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头像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招隐(五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招隐(五首)》是明代刘基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客款我庐,身披紫云袍。
鸣驺列前后,从者皆俊髦。
坐我蓬荜下,向我谈伊皋。
手斡北斗魁,足踏东海鳌。
高视六合内,泰山等毫毛。
挥袂起谢客,且还饮我醪。
醉卧不知晓,衡门塞蓬蒿。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情景。他的庐舍迎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身穿紫色云纹的袍子。鸣驺列队排在前后,随从们都装束典雅。隐士坐在蓬荜之下,与客人谈论着伊皋之事。他手持北斗,脚踏东海鳌,俯瞰着六合之内,连泰山的细毛都能看得清楚。他挥袖起身向客人告别,然后一起畅饮自己酿造的醪酒。他喝得醉醺醺,不知道天色已晚,回到自己的住处时,发现蓬蒿已经堵住了衡门。

赏析:
这首诗词以隐士的生活为背景,表达了隐士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境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紫云袍、北斗魁、东海鳌等,展示了隐士高远的志趣和对自然的亲近。隐士所处的环境被描绘得宁静而优美,蓬荜、伊皋、泰山等形象丰富而富有诗意。诗中的醪酒和醉卧的描写,表达了隐士追求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心态。最后一句描绘了隐士回到住处时的情景,通过衡门塞蓬蒿的描写,暗示了他的隐居之地与尘世隔绝,形成了一种静谧幽雅的意境。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巧妙地描绘了隐士的生活情景和内心世界,展现了隐士追求宁静自在、超然物外的理想境界。通过对自然景物、隐士行为和隐居环境的描写,给人以深邃而宁静的感受,启发读者对自然、对内心追求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坐我蓬荜下”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hāo yǐn wǔ shǒu
招隐(五首)

yǒu kè kuǎn wǒ lú, shēn pī zǐ yún páo.
有客款我庐,身披紫云袍。
míng zōu liè qián hòu, cóng zhě jiē jùn máo.
鸣驺列前后,从者皆俊髦。
zuò wǒ péng bì xià, xiàng wǒ tán yī gāo.
坐我蓬荜下,向我谈伊皋。
shǒu wò běi dǒu kuí, zú tà dōng hǎi áo.
手斡北斗魁,足踏东海鳌。
gāo shì liù hé nèi, tài shān děng háo máo.
高视六合内,泰山等毫毛。
huī mèi qǐ xiè kè, qiě hái yǐn wǒ láo.
挥袂起谢客,且还饮我醪。
zuì wò bù zhī xiǎo, héng mén sāi péng hāo.
醉卧不知晓,衡门塞蓬蒿。

“坐我蓬荜下”平仄韵脚

拼音:zuò wǒ péng bì xià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二十一马  (仄韵) 去声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坐我蓬荜下”的相关诗句

“坐我蓬荜下”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坐我蓬荜下”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坐我蓬荜下”出自刘基的 (招隐(五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