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行破棘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鼓行破棘壁”出自明代刘基的《咏史(二十一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ǔ xíng pò jí bì,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

“鼓行破棘壁”全诗

《咏史(二十一首)》
天狗吠梁野,七雄扇妖氛。
吴徒二十万,剽若狼虎群。
鼓行破棘壁,长驱似轻云。
汉将三十六,朱旗燿天垠。
救梁不奉诏,太尉真将军。
遂令千载下,知人称孝文。
哀哉潼关战,百万徒纷纭。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刘基)

刘基头像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咏史(二十一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咏史(二十一首)》是明代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述历史上的战争场景,表达了对英雄壮举和历史悲剧的思考和哀叹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天狗吠梁野,七雄扇妖氛。
吴徒二十万,剽若狼虎群。
鼓行破棘壁,长驱似轻云。
汉将三十六,朱旗燿天垠。
救梁不奉诏,太尉真将军。
遂令千载下,知人称孝文。
哀哉潼关战,百万徒纷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生动的形象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历史上的一场战争。诗人通过"天狗吠梁野"和"七雄扇妖氛"的描写,表达了这场战争的惨烈和残酷。诗中提到的"吴徒二十万"形容敌方兵力庞大,且凶猛如狼虎。而"鼓行破棘壁,长驱似轻云"则描绘了我方将士勇猛无畏,奋勇直前的英勇形象。

在这场战争中,"汉将三十六,朱旗燿天垠",展现了我方将领的英明和威武。而"救梁不奉诏,太尉真将军"则表明我方将领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违背了朝廷的命令而积极拯救了梁地。这种忠诚和勇敢使得这位将领被后人称为"孝文将军",并在千年之后仍被人们所铭记。

最后两句"哀哉潼关战,百万徒纷纭"表达了诗人对这场战争的悲哀和痛惜。战争造成了百万人的死亡,人们的生命纷纷消逝,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历史悲剧。

通过这首诗词,刘基以简练凝练的文字描绘了一幅战争的画卷,表达了对英雄壮举和历史悲剧的思考和哀叹之情,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警醒于战争的可怕和悲剧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鼓行破棘壁”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ǒng shǐ èr shí yī shǒu
咏史(二十一首)

tiān gǒu fèi liáng yě, qī xióng shàn yāo fēn.
天狗吠梁野,七雄扇妖氛。
wú tú èr shí wàn, piāo ruò láng hǔ qún.
吴徒二十万,剽若狼虎群。
gǔ xíng pò jí bì, cháng qū shì qīng yún.
鼓行破棘壁,长驱似轻云。
hàn jiāng sān shí liù, zhū qí yào tiān yín.
汉将三十六,朱旗燿天垠。
jiù liáng bù fèng zhào, tài wèi zhēn jiāng jūn.
救梁不奉诏,太尉真将军。
suì lìng qiān zǎi xià, zhī rén chēng xiào wén.
遂令千载下,知人称孝文。
āi zāi tóng guān zhàn, bǎi wàn tú fēn yún.
哀哉潼关战,百万徒纷纭。

“鼓行破棘壁”平仄韵脚

拼音:gǔ xíng pò jí bì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二锡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鼓行破棘壁”的相关诗句

“鼓行破棘壁”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鼓行破棘壁”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鼓行破棘壁”出自刘基的 (咏史(二十一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