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大柏孔明祠”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曾看大柏孔明祠”全诗
此树便当称子行,他山只可作孙枝。
栋梁知是谁家用,舟楫唯应海水宜。
日莫飞鸦集无数,青田老鹤未曾知。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题郾城彼岸寺二首其一文殊院古柏》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郾城彼岸寺二首其一文殊院古柏》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看大柏孔明祠,
行尽天涯未见之。
此树便当称子行,
他山只可作孙枝。
栋梁知是谁家用,
舟楫唯应海水宜。
日莫飞鸦集无数,
青田老鹤未曾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辙游历过程中在郾城的彼岸寺所见的古柏树。他曾经看到过孔明庙中巨大的柏树,而在他行走到天涯尽头的地方时,他仍然没有见到比那棵柏树更为壮丽的树木。苏辙认为这棵树可以称为"子行",而其他山上的树只能作为"孙枝"来称呼。这棵柏树像是支撑天地的栋梁,但是只有海水才是适合舟楫行驶的。尽管每天都有无数的乌鸦聚集在这棵树上,但是它们并不了解这片青田的老鹤。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中的一棵古柏为主题,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这棵树的赞美和自己行走旅途中的感慨。首先,作者提到了孔明庙中的大柏树,以突显这棵树的巨大和宏伟。然后,作者行至天涯之处,仍未见到比这棵柏树更为壮丽的树木,以强调其独特之处。接着,通过"子行"和"孙枝"的比喻,表达了这棵古柏在众多山上的树木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诗中提到的"栋梁"可以理解为支撑大厦的主要梁柱,用来形容这棵柏树的重要性。而"舟楫"则暗示着只有海水才是柏树应该生长的环境,强调了其与水的关联。最后,乌鸦和老鹤的对比,则寓意了来自不同环境和层次的生物对于这棵柏树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同。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展示了古柏树的独特魅力和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悟。
“曾看大柏孔明祠”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í yǎn chéng bǐ àn sì èr shǒu qí yī wén shū yuàn gǔ bǎi
题郾城彼岸寺二首其一文殊院古柏
céng kàn dà bǎi kǒng míng cí, xíng jǐn tiān yá wèi jiàn zhī.
曾看大柏孔明祠,行尽天涯未见之。
cǐ shù biàn dāng chēng zi xíng, tā shān zhǐ kě zuò sūn zhī.
此树便当称子行,他山只可作孙枝。
dòng liáng zhī shì shuí jiā yòng, zhōu jí wéi yīng hǎi shuǐ yí.
栋梁知是谁家用,舟楫唯应海水宜。
rì mò fēi yā jí wú shù, qīng tián lǎo hè wèi zēng zhī.
日莫飞鸦集无数,青田老鹤未曾知。
“曾看大柏孔明祠”平仄韵脚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