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名高一世”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声名高一世”全诗
闻道余杭守,独游何有乡。
禅心朝吐月,元气夜生光。
清静安罢瘵,宽仁服暴强。
声名高一世,风采见诸郎。
谒帝朱为绂,还家彩作裳。
经过留画舫,谈笑接清觞。
问讯颜依旧,峥嵘岁自长。
人生真几许,世味不堪尝。
归去闻诗罢,求余却老方。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送赵屼秘书还钱塘》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赵屼秘书还钱塘》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世人何局促,奔走鬓苍苍。
闻道余杭守,独游何有乡。
禅心朝吐月,元气夜生光。
清静安罢瘵,宽仁服暴强。
声名高一世,风采见诸郎。
谒帝朱为绂,还家彩作裳。
经过留画舫,谈笑接清觞。
问讯颜依旧,峥嵘岁自长。
人生真几许,世味不堪尝。
归去闻诗罢,求余却老方。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苏辙送赵屼秘书回到钱塘的场景。诗中通过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社会现象和人生意义的思索。
赏析:
这首诗以苏辙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旨在让读者思考人生的真谛和世间的无常。首两句“世人何局促,奔走鬓苍苍。”描绘了世人匆忙忙的奔波,以及岁月流转中留下的苍老痕迹。接下来的两句“闻道余杭守,独游何有乡。”表达了苏辙担任余杭守令时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中提到“禅心朝吐月,元气夜生光。”这句意味深长,表达了苏辙心境的转变。禅心的舒展使他在早晨吐出月亮,而在夜晚他的元气则生发出光芒,暗示他在宁静中找到了内心的明亮和力量。
接下来的两句“清静安罢瘵,宽仁服暴强。”表达了苏辙对社会的期望,希望社会能够摒弃瘵气(指坏气息)和暴力,追求清静与宽仁。
诗中提到苏辙的“声名高一世,风采见诸郎。”这是对苏辙自身的评价,他的声名在世间赫赫有名,风采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和赞赏。
最后几句“谒帝朱为绂,还家彩作裳。经过留画舫,谈笑接清觞。”描述了苏辙在官场上的经历和功绩,以及他与朝廷高官的交往。他辞去官职后,回到家中享受了诗书画和酒宴的乐趣。
诗的最后几句“问讯颜依旧,峥嵘岁自长。人生真几许,世味不堪尝。归去闻诗罢,求余却老方。”表达了苏辙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他询问朋友的消息,发现朋友的容颜依然如故,但岁月的变迁使他们变得更加成熟和沧桑。他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认为世间百味难以尝尽,最终回归故乡,继续追求诗歌的安慰,但他却感到自己逐渐老去。
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个人经历的描绘,表达了苏辙对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观的思考。他表达了对社会喧嚣和浮华的厌倦,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清静。他对社会弊病的批评和对宽仁和谐的向往,显示了他作为一位士人的关怀和责任感。整首诗以苏辙自身的经历和感悟为基础,通过对官场、友情、人生和诗歌的思考,传递出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声名高一世”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òng zhào wù mì shū huán qián táng
送赵屼秘书还钱塘
shì rén hé jú cù, bēn zǒu bìn cāng cāng.
世人何局促,奔走鬓苍苍。
wén dào yú háng shǒu, dú yóu hé yǒu xiāng.
闻道余杭守,独游何有乡。
chán xīn cháo tǔ yuè, yuán qì yè shēng guāng.
禅心朝吐月,元气夜生光。
qīng jìng ān bà zhài, kuān rén fú bào qiáng.
清静安罢瘵,宽仁服暴强。
shēng míng gāo yī shì, fēng cǎi jiàn zhū láng.
声名高一世,风采见诸郎。
yè dì zhū wèi fú, huán jiā cǎi zuò shang.
谒帝朱为绂,还家彩作裳。
jīng guò liú huà fǎng, tán xiào jiē qīng shāng.
经过留画舫,谈笑接清觞。
wèn xùn yán yī jiù, zhēng róng suì zì zhǎng.
问讯颜依旧,峥嵘岁自长。
rén shēng zhēn jǐ xǔ, shì wèi bù kān cháng.
人生真几许,世味不堪尝。
guī qù wén shī bà, qiú yú què lǎo fāng.
归去闻诗罢,求余却老方。
“声名高一世”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八霁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