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迷谁定知迷否”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竹迷谁定知迷否”出自宋代苏辙的《次韵刘贡父西掖种竹》,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ú mí shuí dìng zhī mí fǒu,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竹迷谁定知迷否”全诗

《次韵刘贡父西掖种竹》
竹迷谁定知迷否,趁取滂沱好雨初。
栽向凤池吹律处,劚従芸阁杀青余。
迎风一啸朝回早,弄月相差直宿疏。
应怪籍咸林下客,相看不饮作除书。
〈仲冯方作左史,必与贡父并直于此。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刘贡父西掖种竹》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首诗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次韵刘贡父西掖种竹》。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竹迷谁定知迷否,
趁取滂沱好雨初。
栽向凤池吹律处,
劚従芸阁杀青余。
迎风一啸朝回早,
弄月相差直宿疏。
应怪籍咸林下客,
相看不饮作除书。

诗意:
这首诗以种植竹子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诗人苏辙借竹子之美,抒发了对宁静、清雅和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苏辙的独特视角展现了竹子的美丽与神秘。首句“竹迷谁定知迷否”,表达了竹子的神秘之处,暗示人们很难完全理解竹子的魅力。接着,诗人描述了雨初时分抓紧种植竹子的场景,借雨水之初的清新滋润,强调了竹子生长的良好条件。接下来的两句“栽向凤池吹律处,劚従芸阁杀青余”,描绘了竹子被种植在凤池以及芸阁的环境中,展示了竹子在这些雅致的地方生长茂盛的景象。

在下半部分,诗人通过“迎风一啸朝回早,弄月相差直宿疏”,表达了竹子直立在风中,迎接早晨的归来,与明月相辉映的景象。这里竹子被赋予了有生命的形象,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两句“应怪籍咸林下客,相看不饮作除书”,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在咸林下种竹的普通人,与朋友相聚时不喝酒只写书,以此表达对竹子的独特情感和对朋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

整首诗以简练婉约的语言展示了苏辙对竹子的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同时也抒发了对友情和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描述竹子的生长环境和与自然的互动,诗人表达了对宁静、清雅和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境遇和时光流转的感慨。这首诗以苏辙独特的写作风格,展示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敏锐观察和独到思考,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竹迷谁定知迷否”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liú gòng fù xī yē zhǒng zhú
次韵刘贡父西掖种竹

zhú mí shuí dìng zhī mí fǒu, chèn qǔ pāng tuó hǎo yǔ chū.
竹迷谁定知迷否,趁取滂沱好雨初。
zāi xiàng fèng chí chuī lǜ chù, zhǔ cóng yún gé shā qīng yú.
栽向凤池吹律处,劚従芸阁杀青余。
yíng fēng yī xiào cháo huí zǎo, nòng yuè xiàng chà zhí sù shū.
迎风一啸朝回早,弄月相差直宿疏。
yīng guài jí xián lín xià kè, xiāng kàn bù yǐn zuò chú shū.
应怪籍咸林下客,相看不饮作除书。
zhòng féng fāng zuò zuǒ shǐ, bì yǔ gòng fù bìng zhí yú cǐ.
〈仲冯方作左史,必与贡父并直于此。

“竹迷谁定知迷否”平仄韵脚

拼音:zhú mí shuí dìng zhī mí fǒu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仄韵) 上声七麌  (仄韵) 上声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竹迷谁定知迷否”的相关诗句

“竹迷谁定知迷否”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竹迷谁定知迷否”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竹迷谁定知迷否”出自苏辙的 (次韵刘贡父西掖种竹),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