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随俱不见”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迎随俱不见”出自宋代苏辙的《丁亥生日》,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íng suí jù bú jià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迎随俱不见”全诗

《丁亥生日》
少年即病肺,喘作锯木声。
中年复病脾,暴下泉流倾。
困苦始知道,处世百欲轻。
收功在晚年,二疾忽已平。
来年今日中,正行七十程。
老聃本吾师,妙语初自明。
至哉希夷微,不受外物婴。
非三亦非一,了了无形形。
迎随俱不见,睢昙谓无生。
湛然琉璃内,宝月长盈盈。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丁亥生日》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丁亥生日》是苏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少年即病肺,喘作锯木声。
中年复病脾,暴下泉流倾。
困苦始知道,处世百欲轻。
收功在晚年,二疾忽已平。
来年今日中,正行七十程。
老聃本吾师,妙语初自明。
至哉希夷微,不受外物婴。
非三亦非一,了了无形形。
迎随俱不见,睢昙谓无生。
湛然琉璃内,宝月长盈盈。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辙在他出生年份的生日时的一些心境和感悟。他首先描述了自己少年时期就患上的肺病,形容喘息声如同锯木声一般。然后他又提到了中年时患的脾病,形容病情犹如暴雨倾泻一般。在困苦之中,他开始真正领悟到处世的道理,对世间的欲望变得淡薄。然而,在晚年之际,他的疾病却奇迹般地痊愈了,让他颇为惊喜。在来年的生日这一天,他已经行走七十年的旅程。他把老聃(老子)看作自己的师傅,表示老子的妙语初次为他而明白。他赞叹老子那种超然物外、不受外物困扰的境界。最后,他描述了自己的心境,认为自己既不是三又不是一,既有形又无形,迎和随都无法看到,就像睢昙所说的无生之境。他将自己的心境比作琉璃内的宝月,形容其光芒明亮而持久。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辙在生日时对自身经历和心境的思考和感悟。他通过描述自己的疾病经历,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他在困苦中认识到处世的真谛,对物欲的淡薄让他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平和。在晚年时的意外康复让他更加珍惜时间和生命的可贵。他将老子的思想视为自己的指南,追求超脱世俗的境界。最后,他以琉璃内的宝月比喻自己的心境,显示出内心的纯净与光辉。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苏辙对生命和境界的深刻思考,展示了他对人生的领悟和对道家哲学的崇尚。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迎随俱不见”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īng hài shēng rì
丁亥生日

shào nián jí bìng fèi, chuǎn zuò jù mù shēng.
少年即病肺,喘作锯木声。
zhōng nián fù bìng pí, bào xià quán liú qīng.
中年复病脾,暴下泉流倾。
kùn kǔ shǐ zhī dào, chǔ shì bǎi yù qīng.
困苦始知道,处世百欲轻。
shōu gōng zài wǎn nián, èr jí hū yǐ píng.
收功在晚年,二疾忽已平。
lái nián jīn rì zhōng, zhèng xíng qī shí chéng.
来年今日中,正行七十程。
lǎo dān běn wú shī, miào yǔ chū zì míng.
老聃本吾师,妙语初自明。
zhì zāi xī yí wēi, bù shòu wài wù yīng.
至哉希夷微,不受外物婴。
fēi sān yì fēi yī, liǎo liǎo wú xíng xíng.
非三亦非一,了了无形形。
yíng suí jù bú jiàn, suī tán wèi wú shēng.
迎随俱不见,睢昙谓无生。
zhàn rán liú lí nèi, bǎo yuè zhǎng yíng yíng.
湛然琉璃内,宝月长盈盈。

“迎随俱不见”平仄韵脚

拼音:yíng suí jù bú jiàn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五潸  (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迎随俱不见”的相关诗句

“迎随俱不见”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迎随俱不见”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迎随俱不见”出自苏辙的 (丁亥生日),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