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田正急车难起”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秋田正急车难起”全诗
伏中一晒不可缓,旱田苍耳犹难得。
人言春旱夏当潦,入伏未保天日好。
老农经事言不虚,防风防雨如防盗。
外孙读书旧有功,吾言七字传祖风。
旋投诗笔到田舍,知我老来馋且慵。
秋田正急车难起,汗滴肩赫愧邻里。
磨声细转雪花飞,举家百口磨牙齿。
食前方丈我所无,烝饼十字或有诸。
孙归何用慰勤苦,烹鸡亦有烝胡卢。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外孙文九伏中入村晒麦》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外孙文九伏中入村晒麦》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述了春田旱情对农民的困扰以及作者在农村晒麦时的感慨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春田不雨忧无麦,
入囷得半犹足食。
伏中一晒不可缓,
旱田苍耳犹难得。
人言春旱夏当潦,
入伏未保天日好。
老农经事言不虚,
防风防雨如防盗。
外孙读书旧有功,
吾言七字传祖风。
旋投诗笔到田舍,
知我老来馋且慵。
秋田正急车难起,
汗滴肩赫愧邻里。
磨声细转雪花飞,
举家百口磨牙齿。
食前方丈我所无,
烝饼十字或有诸。
孙归何用慰勤苦,
烹鸡亦有烝胡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农村生活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旱情的担忧和农民们在艰苦环境下的生活状况。诗中的“春田不雨忧无麦”意味着春季缺乏雨水,农田无法生长庄稼,给农民带来了忧虑。然而,当他们收割后放入粮囷时,仍能得到一半的收获,勉强维持生计。
作者提到“伏中一晒不可缓”,意味着在麦子成熟的时候必须尽快晾晒,以免发霉变质。旱田中的庄稼更加珍贵,因为它们更难得到水分。诗中还提到了农民的智慧和经验,他们像防盗一样,防止风雨对庄稼的破坏。
诗的下半部分,作者转述了外孙读书有所成就,并将自己的智慧传承给后代。他自嘲地说自己将诗笔带到田舍,表达了对美食的向往和自己老年的懒散心情。
最后几句描述了作者一家在艰难生活中的景象,没有方丈(一种宽敞的床铺),只有简陋的烝饼和十字(一种简单的食物)。孙子归来烹鸡并没有实际慰藉到作者的辛苦,只能算是一种热闹。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农村生活的细节,表达了农民们在旱季中的艰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家庭团聚和物质生活的思考。它既展现了农民的坚韧和智慧,也表达了作者对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对美食的渴望。
“秋田正急车难起”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ài sūn wén jiǔ fú zhōng rù cūn shài mài
外孙文九伏中入村晒麦
chūn tián bù yǔ yōu wú mài, rù qūn dé bàn yóu zú shí.
春田不雨忧无麦,入囷得半犹足食。
fú zhōng yī shài bù kě huǎn, hàn tián cāng ěr yóu nán de.
伏中一晒不可缓,旱田苍耳犹难得。
rén yán chūn hàn xià dāng lǎo, rù fú wèi bǎo tiān rì hǎo.
人言春旱夏当潦,入伏未保天日好。
lǎo nóng jīng shì yán bù xū, fáng fēng fáng yǔ rú fáng dào.
老农经事言不虚,防风防雨如防盗。
wài sūn dú shū jiù yǒu gōng, wú yán qī zì chuán zǔ fēng.
外孙读书旧有功,吾言七字传祖风。
xuán tóu shī bǐ dào tián shè, zhī wǒ lǎo lái chán qiě yōng.
旋投诗笔到田舍,知我老来馋且慵。
qiū tián zhèng jí chē nán qǐ, hàn dī jiān hè kuì lín lǐ.
秋田正急车难起,汗滴肩赫愧邻里。
mó shēng xì zhuǎn xuě huā fēi, jǔ jiā bǎi kǒu mó yá chǐ.
磨声细转雪花飞,举家百口磨牙齿。
shí qián fāng zhàng wǒ suǒ wú, zhēng bǐng shí zì huò yǒu zhū.
食前方丈我所无,烝饼十字或有诸。
sūn guī hé yòng wèi qín kǔ, pēng jī yì yǒu zhēng hú lú.
孙归何用慰勤苦,烹鸡亦有烝胡卢。
“秋田正急车难起”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