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河水留画船”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岁晚河水留画船”全诗
诗词温厚新成格,道论精微近入禅。
病后不胜清醑酽,别时仍得旧书传。
欲成《古史》须咨考,陋巷何因接尺椽。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答颜复国博》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答颜复国博》是苏辙(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岁末时河水停留着一艘画船,一间小轩旁边修竹丛生的景象。诗词的风格温厚而新颖,道理探讨精微,几近于禅宗的境界。作者在病后感到身体虚弱,无法享受烈酒的醉意,离别时仍然能够得到旧书的传承。苏辙提到自己欲创作《古史》,却需要咨询和研究,这使他感到困惑。他居住在陋巷中,为何能够接触到高尚的学问呢?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和赏析:
《答颜复国博》
岁晚河水留画船,
一轩修竹喜萧然。
诗词温厚新成格,
道论精微近入禅。
病后不胜清醑酽,
别时仍得旧书传。
欲成《古史》须咨考,
陋巷何因接尺椽。
译文:
岁末的河水停留着一艘画船,
旁边是一间小轩,修竹丛生,宁静而幽然。
这首诗词温和而新颖,形式独特,
道理探讨精深,几近禅宗的境界。
病后我难以承受烈酒的刺激,
离别时却依然可以得到旧书的传承。
我想创作《古史》,却需要咨询和研究,
我住在陋巷中,为何能够接触到高尚的学问呢?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苏辙的内心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首先,诗人通过描绘岁末的河水停留着一艘画船和旁边修竹丛生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和喜悦。这些景物给予他一种宁静和幽然的感觉,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其次,诗人通过诗词的温和和新颖,以及道理的探讨和精深,展示了他在诗歌创作和学问探索上的独到见解和才华。他的诗词形式独特,新颖而温厚,道理探讨精深,几近禅宗的境界。这些都展示了他对文学和思想的追求和独特的创造力。
此外,诗人在诗中提到自己病后无法享受烈酒的醉意,但仍然能够得到旧书的传承。这表达了他对古代文化和学问的敬重和追求。他渴望创作《古史》,但也意识到需要咨询和研究,这展示了他对学问的谦逊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他提到自己居住在陋巷中,却能接触到高尚的学问,这反映了他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思考和对学问普及的关注。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辙内心的宁静、淡泊和对学问的追求。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诗词形式、道理探讨的表达,展示了他独特的创造力和才华。同时,他在诗中也反思了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环境,进一步凸显了他对学问和知识的渴望。这首诗词体现了苏辙在宋代文化繁盛时期的思想情感,并展示了他在文学和学问领域中的卓越才华。
“岁晚河水留画船”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dá yán fù guó bó
答颜复国博
suì wǎn hé shuǐ liú huà chuán, yī xuān xiū zhú xǐ xiāo rán.
岁晚河水留画船,一轩修竹喜萧然。
shī cí wēn hòu xīn chéng gé, dào lùn jīng wēi jìn rù chán.
诗词温厚新成格,道论精微近入禅。
bìng hòu bù shèng qīng xǔ yàn, bié shí réng dé jiù shū chuán.
病后不胜清醑酽,别时仍得旧书传。
yù chéng gǔ shǐ xū zī kǎo, lòu xiàng hé yīn jiē chǐ chuán.
欲成《古史》须咨考,陋巷何因接尺椽。
“岁晚河水留画船”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