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书细字口传诀”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丹书细字口传诀”全诗
腹中灵液变丹砂,江上幽居连福地。
彭城为我住三日,明月满船同一醉。
丹书细字口传诀,顾我沉迷真弃耳。
年来四十发苍苍,始欲求方救憔悴。
它年若访灊山居,慎勿逃人改名字。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赠致仕王景纯寺丞》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在宋代所作,名为《赠致仕王景纯寺丞》。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灊山隐君七十四,
绀瞳绿发初谢事。
腹中灵液变丹砂,
江上幽居连福地。
彭城为我住三日,
明月满船同一醉。
丹书细字口传诀,
顾我沉迷真弃耳。
年来四十发苍苍,
始欲求方救憔悴。
它年若访灊山居,
慎勿逃人改名字。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给仙山隐士王景纯寺丞的赠诗。诗中描绘了王景纯的仙山隐居生活和与苏辙的交情。王景纯已经七十四岁,他的眼睛如蓝宝石般明亮,绿发初露衰老的迹象。他体内的精气化为丹砂,居住在江边的幽静之地,与福地相连。苏辙曾在彭城与他共度三天,一同在满月下饮酒作乐。王景纯将他的仙书和秘传口诀传授给苏辙,使他沉迷其中,真心抛弃了尘世的烦恼。多年来,苏辙四十岁的头发已经苍苍,开始渴望寻求仙山的修炼法门来挽回他的憔悴。他告诫王景纯,如果未来有一天他前来拜访仙山,务必小心,不要被追寻者发现并改变他的名字。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辙对王景纯的敬佩和对仙山隐士生活的向往。王景纯被描绘为一位隐居的仙人,拥有超凡的能力和知识,而苏辙则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指点和帮助,以摆脱尘世的压力和困扰。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象,如王景纯眼睛的绀瞳代表着他的精神和智慧,绿发初谢则象征着老去和衰退。腹中灵液变丹砂表示王景纯修炼有成,具备了超凡的能力。江上幽居连福地暗示他的隐居之地与福地相连,享受着祥和的环境。
诗词中还表达了苏辙对仙山修炼之法的向往和对王景纯的感激之情。他将王景纯传授给他的仙书和口诀视为宝贵的礼物,沉迷其中,摒弃了尘世的迷恋。然而,岁月的流逝使得苏辙感到自己的衰老和憔悴,他希望能够寻求仙山的修炼法门,以改变自己的状况。
整首诗词以隐居仙山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王景纯的赞美和仰慕,表达了苏辙对仙人生活和超凡境界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得到王景纯的指点和帮助,从而寻求到改变自己困顿状态的方法。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仙山隐士的形象,同时融入了对友情和人生追求的思考。通过对仙山隐居生活的描述和对王景纯的赞美,诗词传递了对纯粹、高尚生活的向往,并表达了苏辙对修身养性、超越尘世的渴望和追求。
“丹书细字口传诀”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èng zhì shì wáng jǐng chún sì chéng
赠致仕王景纯寺丞
qián shān yǐn jūn qī shí sì, gàn tóng lǜ fā chū xiè shì.
灊山隐君七十四,绀瞳绿发初谢事。
fù zhōng líng yè biàn dān shā, jiāng shàng yōu jū lián fú dì.
腹中灵液变丹砂,江上幽居连福地。
péng chéng wèi wǒ zhù sān rì, míng yuè mǎn chuán tóng yī zuì.
彭城为我住三日,明月满船同一醉。
dān shū xì zì kǒu chuán jué, gù wǒ chén mí zhēn qì ěr.
丹书细字口传诀,顾我沉迷真弃耳。
nián lái sì shí fā cāng cāng, shǐ yù qiú fāng jiù qiáo cuì.
年来四十发苍苍,始欲求方救憔悴。
tā nián ruò fǎng qián shān jū, shèn wù táo rén gǎi míng zì.
它年若访灊山居,慎勿逃人改名字。
“丹书细字口传诀”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九屑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