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嫌入伏午阴烦”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犹嫌入伏午阴烦”全诗
清泉翠幄非难办,绝色浓香别眼看。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补种牡丹二绝》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补种牡丹二绝》是苏辙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换土移根花性安,
犹嫌入伏午阴烦。
清泉翠幄非难办,
绝色浓香别眼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园艺爱好者移植牡丹花的情景。作者提到,牡丹花在换土后移根,它们的性子就会变得安静和稳定。然而,作者觉得这个时候移植牡丹花有些麻烦,因为夏天的中午时分太阳太热,牡丹可能不太适应。尽管如此,作者相信只要给牡丹提供清泉和翠绿的荫蔽,牡丹花的生长便不会有太多的困难。最后,作者形容牡丹花色彩绚丽、香气浓郁,超越了人们的想象,需要用自己的眼睛亲自欣赏才能体会到它的美。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牡丹花的移植和生长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园艺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赏。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换土、移根、清泉和翠幄,以及对牡丹花色彩和香气的描述,使诗词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感官的享受。同时,通过对牡丹花的描绘,诗人也借喻了人生的变迁和成长过程,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
苏辙作为宋代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以婉约细腻、清新自然为主,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感悟。这首诗词展示了他对花卉园艺的熟悉和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犹嫌入伏午阴烦”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bǔ zhòng mǔ dān èr jué
补种牡丹二绝
huàn tǔ yí gēn huā xìng ān, yóu xián rù fú wǔ yīn fán.
换土移根花性安,犹嫌入伏午阴烦。
qīng quán cuì wò fēi nàn bàn, jué sè nóng xiāng bié yǎn kàn.
清泉翠幄非难办,绝色浓香别眼看。
“犹嫌入伏午阴烦”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