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方止数寻”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庭方止数寻”出自宋代苏辙的《葺居五首》,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tíng fāng zhǐ shù xú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庭方止数寻”全诗

《葺居五首》
庭方止数寻,风月所从入。
百年养毒树,攒芒比刀戟。
伐之念生久,不伐愁跣足。
且复为人谋,庖椹利朝食。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头像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葺居五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葺居五首》是苏辙(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庭院长方形,我数次寻觅,
风月从中进入,美景无边无际。
百年来养毒树,密集如刀戟。
我砍之时忧虑久,不砍则心头痛苦。
此刻我还得为他人筹谋,厨房的果蔬是早餐的利益。

诗意:
《葺居五首》描述了苏辙的一种忧虑和无奈的情感。诗中的“葺居”指的是修葺自己的住所,比喻修身养性。苏辙观察庭院,意识到时间的流逝,美好的景色随着风和月亮的变幻而进入他的心灵。然而,他也意识到许多年来他养育的毒树已经茂盛,象征着他内心的痛苦和困扰。他想砍伐这些毒树,但又忧虑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是否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尽管如此,他仍然要为他人着想,为家人照料厨房,这是他的责任和义务。

赏析:
《葺居五首》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苏辙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人通过对庭院景色和毒树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内心困扰的思考。这首诗抓住了人们常常面临的选择和责任之间的矛盾,展现了苏辙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道路的追求。诗中的庭院、风月、毒树等意象都充满了象征意义,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同时,诗中的最后两句“伐之念生久,不伐愁跣足。且复为人谋,庖椹利朝食。”也表现出苏辙的豪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尽管他内心困扰,但他仍然坚持为他人谋求利益,尽自己的努力。这种奉献精神和责任感使得他的诗词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总之,《葺居五首》通过对庭院景色和内心困扰的描绘,展示了苏辙对生活和人生道路的思考。诗词简洁而富有意境,给人以启示和思考,并展现了苏辙的豪情和奉献精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庭方止数寻”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qì jū wǔ shǒu
葺居五首

tíng fāng zhǐ shù xún, fēng yuè suǒ cóng rù.
庭方止数寻,风月所从入。
bǎi nián yǎng dú shù, zǎn máng bǐ dāo jǐ.
百年养毒树,攒芒比刀戟。
fá zhī niàn shēng jiǔ, bù fá chóu xiǎn zú.
伐之念生久,不伐愁跣足。
qiě fù wéi rén móu, páo shèn lì cháo shí.
且复为人谋,庖椹利朝食。

“庭方止数寻”平仄韵脚

拼音:tíng fāng zhǐ shù xún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庭方止数寻”的相关诗句

“庭方止数寻”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庭方止数寻”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庭方止数寻”出自苏辙的 (葺居五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