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过尽惟灰在”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须臾过尽惟灰在”全诗
须臾过尽惟灰在,借问谁收一番炎。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
诗意:这首诗由苏辙在宋代创作,描述了一幅烧松花的景象。诗人观赏着烧松花时的情景,感叹松花的香气浓郁而独特,烟雾缭绕透过窗帘,只余下灰烬,他好奇地问道,这一番热烈的燃烧之后,究竟是谁来收拾这炎热的一切呢?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烧松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松花香气与烟雾的深刻感受和思考。诗中字字珠玑,以寥寥数语道出了松花老去的形象,以及燃烧后只剩下的灰烬,寓意着人生的短暂和物是人非的变迁。诗人借此景象,反思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转移,以一种淡泊的心态对待人世间的热烈与繁华。
整首诗以松花烧尽的景象为线索,通过对松花的描绘和对烧松花之后的景象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这首诗以简约而富有深意的词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折射出人生的哲理和情感。诗人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繁华和变迁,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领悟和对淡泊人生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烧松花景象的描绘,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思考。在短短的六句诗中,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给人以深思和启示。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对松花烧尽的描述,寄寓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切感受,引发人们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须臾过尽惟灰在”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yùn máo jūn shāo sōng huā liù jué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
sōng lǎo xiāng duō qì zì yán, yú yān bó yù tòu shū lián.
松老香多气自严,余烟勃郁透疏帘。
xū yú guò jǐn wéi huī zài, jiè wèn shuí shōu yī fān yán.
须臾过尽惟灰在,借问谁收一番炎。
“须臾过尽惟灰在”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十贿 (仄韵) 去声十一队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