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赏高节”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无人赏高节”全诗
徒自抱贞心。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咏竹诗》沈约 翻译、赏析和诗意
《咏竹诗》是南北朝时期沈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无人赏高节,
徒自抱贞心。
竹影寒烟碧,
清风夜月阴。
君子如竹立,
贞心常自深。
世间浮名利,
何必问长寻。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沈约对竹子的赞美,并通过竹子的形象,抒发了对君子高尚品德和坚守正义的讴歌。诗中描绘了竹影下寒烟腾腾,竹林中清风吹拂,暗示了君子崇高的志向与清廉的品性。诗人认为君子应像竹子一样,高洁而坚强地立于世间,始终保持内心的纯正和深远。与世俗的虚名和利益相比,诗人认为君子应该坚守自己的贞操和信念,不必追逐短暂的荣誉和物质。
赏析:
《咏竹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君子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崇敬之情。竹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具有坚韧、纯洁、谦逊的品质,与君子的道德追求相契合。诗人通过竹子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君子的理想追求,呼唤社会中更多的人能像竹子一样,保持崇高的品德和清廉的心灵。
诗词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竹影与寒烟、清风与夜月相互映衬,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君子内心的纯净和高洁。诗人以简练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对功利主义和世俗名利的冷峻态度,强调了君子应该坚守自己的贞操和信念。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清新的意境,传达了深邃的哲理和价值观。它寄托了作者对于高尚人格追求的向往,并呼唤读者在浮躁的世界中坚守真正的价值,并追求内心的纯净和深邃。
“无人赏高节”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ǒng zhú shī
咏竹诗
wú rén shǎng gāo jié.
无人赏高节。
tú zì bào zhēn xīn.
徒自抱贞心。
“无人赏高节”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九屑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