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身作相”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何须身作相”全诗
饱食高眠外,率是皆虚名。
虽乏伊吕才,不失尧舜氓。
何须身作相,然后为太平。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书事吟》邵雍 翻译、赏析和诗意
《书事吟》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对天地、日月等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地有常理,日月无循行。
饱食高眠外,率是皆虚名。
虽乏伊吕才,不失尧舜氓。
何须身作相,然后为太平。
诗意: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追求名利的冷眼旁观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作者认为天地有其自身的规律,而日月则没有固定的轨道。这种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和名利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成就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作者认为,即使缺乏像伊尹和吕望那样的才能,也不会失去堪称尧舜的贤良之民的身份。因此,作者质疑了社会上追求权力和地位的必要性,认为太平盛世并不一定需要个人担任官职。
赏析:
《书事吟》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与人类社会进行对比,展示了作者对传统价值观的思考和对功利主义的质疑。诗中的天地与日月,象征着宇宙的永恒和无常,与人生的有限和变幻相对应。作者通过对自然界的反思,表达了对于个人名利追求的冷静态度。他认为,过度追求权力和地位只是虚名,对于个人的真正价值来说,并不重要。
诗中提到的伊吕才指的是商朝的贤臣伊尹和春秋时期的吕望,他们都以忠诚和聪明才智著称。而尧舜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贤君,以其德行和治理能力闻名于世。作者以这些历史人物为例,说明即使自己没有拥有那样的才能,仍然可以成为德行高尚的普通人。
这首诗词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指向意义。宋代是一个重视士人文化和儒家思想的时期,文人们普遍以追求功名地位为人生目标。然而,邵雍却以自然的眼光审视这种现象,提出了对功名利禄的反思。他认为,真正的太平盛世并不仅仅依赖于个人的地位和权力,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和谐与人民的德行。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一定的颠覆性,对于后来的文化思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书事吟》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对比,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质疑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对于后世的文化思考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何须身作相”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ū shì yín
书事吟
tiān dì yǒu cháng lǐ, rì yuè wú xún xíng.
天地有常理,日月无循行。
bǎo shí gāo mián wài, lǜ shì jiē xū míng.
饱食高眠外,率是皆虚名。
suī fá yī lǚ cái, bù shī yáo shùn máng.
虽乏伊吕才,不失尧舜氓。
hé xū shēn zuò xiāng, rán hòu wèi tài píng.
何须身作相,然后为太平。
“何须身作相”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仄韵) 去声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