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未废朝夕”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且未废朝夕”全诗
诗句但口吟,世事不眼历。
既能分好恶,难用变青白。
读书听吾儿,且未废朝夕。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因目痛有作》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因目痛有作》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已经因为眼睛疼痛而写下这首诗,
我像贫穷的孟郊一样,拼命写作,像瞎子张籍一样。
只能口中吟唱诗句,无法亲眼目睹世事的变迁。
虽然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但难以看清事物的真相。
我读书时倾听我的儿子,至今未曾放弃早晚的学习。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梅尧臣因眼睛疼痛而写作的心情。他自比贫穷的孟郊和瞎子张籍,意味着他在艰难的环境下仍然努力创作。作者感叹自己无法亲眼目睹世事的变迁,只能通过口中吟唱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尽管如此,他仍然能够辨别是非善恶,但却难以看清事物的真相。最后,作者提到他读书时倾听自己的儿子,强调了对学习的坚持和重视。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因目痛而写作的情景,展现了他在困境中坚持创作的精神。作者以孟郊和张籍作为自己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在贫困和困难中的奋斗和努力。他无法亲眼目睹世事的变迁,但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坚持。诗中的"分好恶"表明作者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但"难用变青白"则暗示了他难以看清事物的真相。最后,作者提到自己的儿子,强调了对学习的重视和持续不断的努力。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展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且未废朝夕”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yīn mù tòng yǒu zuò
因目痛有作
yǐ wèi pín mèng jiāo, pàn zuò xiā zhāng jí.
已为贫孟郊,拚作瞎张籍。
shī jù dàn kǒu yín, shì shì bù yǎn lì.
诗句但口吟,世事不眼历。
jì néng fēn hào wù, nán yòng biàn qīng bái.
既能分好恶,难用变青白。
dú shū tīng wú ér, qiě wèi fèi zhāo xī.
读书听吾儿,且未废朝夕。
“且未废朝夕”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一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